[发明专利]照明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73077.5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5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谷口忠壮;面了明;柴田淳一;佐佐木润;坂田喜博;黑崎寿文;森本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29C45/14;B29C33/42;B29C43/36;B29C43/18;G09F13/18;G09F13/08;G09F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曾贤伟;李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显示 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效率良好、实现省空间化、组装工序变得简单的照明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具有能够照明显示的显示部位(1a)并构成箱体的一部分的照明显示面板(1)中,具备:树脂面板(2),其具有除了显示部位(1a)以外而存在的由不透明树脂构成的第一成形部(21)、以及配置于第一成形部(21)的背面侧且在不存在第一成形部(21)的部分具有与第一成形部(21)嵌合的凸部(22a)并由透光树脂构成的第二成形部(22);以及光源安装基板(3),其配置于树脂面板的背面侧,光源安装基板(3)的至少光源(31)由第二成形部(22)封固。另外,光源安装基板(3)和第二成形部(22)的一体成形品一边压缩成形模具的模腔一边以低压填充并固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在汽车、家电产品、音频设备等中使用的来自LED(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等光源的光进行引导而进行显示的照明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将LED等光源配置在背面而在汽车、家电产品、音频设备等中使用的照明显示面板,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树脂面板的表面设置有基于印刷等的装饰层,树脂面板以及装饰层具有透过部分,通过在这些背面侧配置光源,从而从照明显示面板的前表面侧识别光源的闪烁。
另外,若光源与树脂面板及装饰层的透过部分对置地配置,则必须通过透过部分从照明显示面板的前表面侧看到光源的形状,或必须配置与透过部分的数量相应的光源,因此,在透过部分以外的部分的背面侧配置光源,使来自光源的光全反射到透过部分并进行引导的情况也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160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以往的照明显示面板在树脂面板的背面侧的空间配置有光源,在树脂面板与光源之间存在空气层。因此,从光源照射的光的一部分在树脂面板的空气层界面被反射,无法高效地使其从照明显示面板射出。
另外,由于在树脂面板的背面侧的空间配置有光源,因此还存在照明显示面板整体变厚,无法广泛地利用树脂面板的背面侧的空间的问题。
并且,在照明显示面板向设备等组装时,必须在不同的工序中进行光源和树脂面板的安装,花费时间和劳力。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效率良好、实现省空间化、组装工序变得简单的照明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以下,作为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对多个方式进行说明。这些方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
本发明的照明显示面板具有能够进行照明显示的显示部位并构成箱体的一部分。
照明显示面板具备:具有第一成形部和第二成形部的树脂面板和光源安装基板。
树脂面板的第一成形部除了显示部位以外而存在。树脂面板的第二成形部配置于第一成形部的背面侧,且在不存在第一成形部的部分具有与第一成形部嵌合的凸部。另外,第二成形部由将引导至显示部位的光透过的透光树脂构成,第一成形部由与第二成形部相比光的透过率低的不透明树脂构成。
光源安装基板配置于树脂面板的背面侧,且具有引导至显示部位的光的光源和安装有光源的薄膜基板。另外,光源安装基板的至少光源由第二成形部封固。
根据这些结构,从光源照射的光不经由空气层,而是在作为导光板(光导)发挥功能的第二成形部内透过,且透过显示部位而向树脂面板2的上方放出。也就是,由于没有空气层界面的反射,因此能够使从光源照射的光高效地从照明显示面板射出。
另外,由于光源安装基板的光源内置于树脂面板内,因此能够实现由照明显示面板1整体占据的空间的省空间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写株式会社,未经日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730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