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组分体系和制造多组分体系、特别是用于微电子用途的多组分体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38559.7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3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J-M.波特雷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皮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9/02 | 分类号: | C09J9/02;H01B1/22;H01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任丽荣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分 体系 制造 特别是 用于 微电子 用途 方法 | ||
1.具有至少一种第一物质(S1)和至少一个基底(B)的传导性多组分体系(10,110),其中
a)第一物质(S1)以一个或多个物质部分存在,
b)至少一个第一物质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官能团(R)并且设有第一连接体(L),和/或其中基底(B)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官能团(R)并且设有第二连接体(L),
c)所述第一官能团(R)通过预定的相互作用与所述第二官能团(R)和/或所述基底反应并将它们彼此连接和/或其中所述第二官能团(R)通过预定的相互作用与第一官能团(R)和/或第一物质(S1)反应并将它们彼此连接,
d)所述第一物质(S1)的物质部分作为颗粒或以颗粒形式存在并且至少部分是传导性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体系(10,110),其特征在于物质部分的传导性是电传导性和/或热传导性和/或信号传导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组分体系(10,110),其特征在于官能团(R)与物质部分和基底(B)之间的距离由相应的连接体(L)确定。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B)是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或印制导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B)是第二物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组分体系(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物质以一个或多个物质部分存在。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L)比第二连接体(L)长,或者反之。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10,110),其特征在于官能团(R)同质或异质地形成。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质(S1)的物质部分布置在胶囊(K)中,特别是纳米胶囊和/或微胶囊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组分体系(10,110),其特征在于第一物质(S1)的胶囊(K)具有相同的尺寸。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10,110),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的多组分体系是可活化的,并且所述多组分体系的活化通过压力、pH值、UV辐射、渗透、温度、光强度、湿度等的至少一种变化来进行。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由金属材料组成并具有表面涂层、特别是金属表面涂层和/或表面官能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组分体系(10,110),其特征在于表面涂层和/或表面官能化至少部分地、特别是完全地通过与金属表面和/或SAM表面和/或稳定剂选择性地结合的末端官能团(R)和/或连接体(L)来形成。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由基质、特别是环境基质稳定化。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各自具有至少一个壳和至少一个核。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多组分体系(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被容纳在颗粒中,其中所述颗粒具有至少一个核和至少一个壳,其中所述核或至少一个核包含至少一个纳米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皮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斯皮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85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机械在轮式和环形履带式牵引元件之间的转换
- 下一篇:直流电路中断开关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