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倾斜固定在发动机气缸盖上的气缸盖进气面上的凹口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37679.5 | 申请日: | 2020-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4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P·达席尔瓦;R·赫杜克斯;T·维尼齐亚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诺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3/18 | 分类号: | F01N13/18;F02M3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雷明;秘凤华 |
| 地址: | 法国布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倾斜 固定 发动机 气缸 盖上 缸盖 面上 凹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式发动机部件的壳体(42)的固定凸缘(19)到发动机的气缸盖(15)的固定壁的成角度的固定布置,气缸盖包括固定轨道(30),固定凸缘(19)利用固定装置(120)紧靠固定轨道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和引导插入件(110),该固定和引导插入件紧靠从固定轨道(30)的面形成在气缸盖中的凹口(100)的壁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发动机。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机动车辆,该机动车辆设置有热力发动机,该热力发动机在入口处具有水/空气热交换器。
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以倾斜方式将壳体固定到热力发动机的壁、尤其是固定到热力发动机气缸盖的壁。
背景技术
出于美观或乘客舒适度的原因,机动车辆在减少其设备的空间需求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约束。特别地,设置有热力发动机(其也称为内燃发动机)的车辆包括发动机舱,该发动机舱接纳动力系,该动力系包括发动机及其元件或附件,这些元件或附件的尺寸逐渐减小,这在发动机及其元件或附件的紧凑性方面带来了改进期望。
以这种方式,一方面通过减小发动机及其元件或附件的体积,另一方面通过将发动机和附件以巧妙的方式相对于彼此布置,从而优化了发动机舱的空间。
已知地,热力发动机包括气缸壳体,气缸盖安装在气缸壳体上。气缸盖中形成有通向气缸的空气进入导管。气缸盖具有被称为“进气”面的面和被称为“排气”面的面,入口分配器抵靠进气面固定,该入口分配器能够将进入空气或气体引导至入口导管(这些入口导管形成在气缸盖中并且连接到气缸),排气歧管抵靠排气面固定,以便在发动机气缸的燃烧过程中回收燃烧的气体。
进入空气和/或气体被朝向入口分配器引导,空气和/或气体先前在通过压缩机(例如,涡轮压缩机的压缩级)时已被压缩。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输出,进入空气在被引入发动机气缸之前被冷却。以这种方式,在该进入空气循环方向上在气缸盖上游的空气进入回路中安装有冷却器级。此冷却器级包括例如空气/水交换器,通过该交换器,热压缩空气将其部分热量传递至水或冷却液。
热交换器被容纳在壳体中,该壳体在该进入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通过固定凸缘向下游延伸,从而形成具有例如气缸盖凹槽的腔室。该腔室是入口分配器室的一部分。
为了减轻发动机的重量,壳体通过凸缘而抵靠气缸盖的进气面固定。该壳体的固定须承受强大的机械应力,这需要比如钢或钢合金等金属材料的高强度部件。
此外,为了优化发动机舱的空间占用,壳体相对于气缸盖的进气面在倾斜方向上固定。进气面基本上在竖直面上延伸。
公开文件DE 102014217314-A1披露了一种将壳体抵靠热力发动机气缸盖的进气面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两个支撑壁,这两个支撑壁基本上彼此正交并且紧靠气缸盖的两个正交表面固定。
这种固定装置的一个问题是,气缸盖上端需要两个正交的支撑表面,这可能导致气缸盖上端的厚度过大。
另一个问题是,固定装置是换热器壳体的一部分,从而导致发动机重量增加。
再一个问题是,该固定装置需要靠近气缸盖上端布置,气缸壳体上的第二支撑表面垂直于第一支撑表面或固定表面(该第一支撑表面或固定表面与固定轨道或气缸盖的进气面平行)。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这些问题,本发明主题的一个方面是用于以倾斜方式将发动机的壳体和元件的固定凸缘固定到气缸盖的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将热力发动机元件的壳体的固定凸缘倾斜地固定到发动机气缸盖的固定壁的布置,气缸盖包括固定轨道,固定凸缘利用固定装置而紧靠固定轨道相对于气缸盖固定,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和引导插入件,该固定和引导插入件紧靠从固定轨道的面形成在气缸盖中的凹口的壁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诺股份公司,未经雷诺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76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