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弹性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30795.4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7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亮;大原辉彦;小林光治;山中贵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40 | 分类号: | B32B27/40;C08L75/04;C08G18/10;C08G18/32;C08G18/44;C08G18/65;C08G18/73;C08G18/75;B29C48/08;B29C4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聚氨酯 树脂 弹性体 | ||
1.一种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弹性体,是使异氰酸酯化合物(I)、由羟值求出的数均分子量小于300且官能团仅为羟基的脂肪族醇(II)和由羟值求出的数均分子量为300~10000的多元醇(III)反应而得到的,
该异氰酸酯化合物(I)所包含的含有2个异氰酸酯基的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含有2个异氰酸酯基的脂环族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含量之和为90摩尔%以上,
该由羟值求出的数均分子量小于300且官能团仅为羟基的脂肪族醇(II)所包含的碳原子数12以下的脂肪族二醇的含量为90摩尔%以上,
该多元醇(III)所包含的含有下述式(A)表示的直链状的重复结构单元和下述式(B)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共聚聚碳酸酯二醇(IIIA)的含量为80摩尔%以上,以下,将下述式(A)表示的直链状的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重复单元(A)”,将下述式(B)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重复单元(B)”,
该多元醇(III)的羟基当量(EIII)∶该异氰酸酯化合物(I)的异氰酸酯当量(EI)∶该脂肪族醇(II)的羟基当量(EII)为1.0∶2.0~5.5∶1.0~4.5的当量比且0.95≤(EI)/((EII)+(EIII))≤1.05的当量比,
该共聚聚碳酸酯二醇(IIIA)的由羟值求出的数均分子量为500~5000,
所述式(A)表示来自碳原子数3~5的烃系二醇与碳酸酯的酯交换反应产物的结构单元,
所述式(B)表示来自碳原子数6~20的烃系二醇与碳酸酯的酯交换反应产物的结构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弹性体,其中,所述多元醇(III)的羟基当量(EIII)∶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I)的异氰酸酯当量(EI)∶所述脂肪族醇(II)的羟基当量(EII)为0.97≤(EI)/((EII)+(EIII))≤1.03的当量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弹性体,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I)所包含的所述含有2个异氰酸酯基的脂环族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含量为80摩尔%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弹性体,其中,所述重复单元(B)为来自碳原子数8~20的烃系二醇与碳酸酯的酯交换反应产物的结构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弹性体,其中,所述重复单元(A)为来自1,3-丙二醇、1,4-丁二醇和1,5-戊二醇中的任1种以上与碳酸酯的酯交换反应产物的结构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弹性体,其中,所述重复单元(B)为来自1,12-十二烷二醇、1,10-癸二醇、1,9-壬二醇、1,8-辛二醇和1,6-己二醇中的任1种以上与碳酸酯的酯交换反应产物的结构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弹性体,其中,所述1分子中含有2个异氰酸酯基的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和/或脂环族异氰酸酯化合物为选自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3-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1,5-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弹性体,其中,所述脂肪族醇(II)为选自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和1,6-己二醇中的1种或2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07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机器人手、机器人以及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