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光片以及调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28141.8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1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阿部创平;福原启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戚宏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光 以及 装置 | ||
提供能够容易地通过密封材覆盖液晶层的边缘部的调光片及调光装置。具备:第一薄膜(11),具有调光片(10)的表面(10F),且具备透明电极层(11A);第二薄膜(12),具有调光片的背面(10B),且具备透明电极层(12A);液晶层(13),位于第一薄膜与第二薄膜之间;以及密封材(21),覆盖液晶层的边缘部(13E)。第二薄膜具备第二薄膜接触面(12C),该第二薄膜接触面是与背面相反侧的面,包含与液晶层接触的部分。从与表面对置的位置观察时,第二薄膜接触面具备第二薄膜外周部(12CD),该第二薄膜外周部沿着液晶层的边缘部,不与第一薄膜及液晶层重叠,面朝向与表面对置的位置。密封材被第二薄膜外周部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光片以及具备调光片的调光装置。
背景技术
调光片具备两个透明薄膜和位于透明薄膜之间的液晶层。各透明薄膜具备透明电极层。调光片通过透明电极层间被施加电压而使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变化。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例如为使入射至调光片的光散射的状态、以及使入射至调光片的光透射的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的调光片被粘贴于具有透光性的支撑体。支撑体例如是建筑物或移动体所具备的窗玻璃等。粘贴于支撑体的调光片为了避免液晶层被暴露于外部空气,而另行由密封材覆盖调光片的端部。由此,抑制了由于液晶层与水分接触而引起的液晶层的特性劣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7-1877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专利第64054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上述的液晶层的特性劣化,并不是在为了对窗玻璃等粘贴调光片而进行施工时就开始的,而是在调光片刚加工后就开始了。因此,上述的调光片被需要在为了粘贴调光片而进行施工之前就通过密封材等将调光片的端部等覆盖。
另一方面,随着支撑体所具有的形状的多样化、以及为了适应各种调光片的利用现场,调光片不断薄膜化,液晶层及透明薄膜具有甚至不足1mm的厚度。结果,液晶层的边缘部所具有的面积、以及透明薄膜的端面所具有的面积成为当对边缘部以及端面配置密封材时该边缘部以及端面不容易被覆盖的大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通过密封材对液晶层的边缘部进行覆盖的调光片以及调光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调光片,具备:第一薄膜,具有调光片的表面,且具备透明电极层;第二薄膜,具有所述调光片的背面,且具备透明电极层;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薄膜与所述第二薄膜之间;以及密封材,覆盖所述液晶层的边缘部。所述第二薄膜具备第二薄膜接触面,该第二薄膜接触面是与所述背面相反侧的面,包含与所述液晶层接触的部分。从与所述表面对置的位置观察时,所述第二薄膜接触面具备第二薄膜外周部,该第二薄膜外周部沿着所述液晶层的边缘部,不与所述第一薄膜及所述液晶层重叠,面朝向与所述表面对置的所述位置,所述密封材被所述第二薄膜外周部支撑。
根据上述的构成,对液晶层的边缘部进行覆盖的密封材,除了液晶层的边缘部之外,还被从该端面连续的第二薄膜外周部支撑。液晶层的边缘部与第二薄膜外周部是相互连续且向相互不同方向延展的面。因此,即便液晶层的边缘部的面积是不易由密封材容易地覆盖的小面积,与第二薄膜外周部所具有的面积相应地,也能够扩大调光片与密封材接触的面积。此时,与液晶层的边缘部与第二薄膜外周部的延展方向不同相应地,能够在不增厚调光片的厚度的前提下扩大调光片与密封材接触的面积。结果,能够由密封材容易地覆盖调光片的端部。
附图说明
图1是将调光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俯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凸版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81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