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树脂密合性优异的肽以及使用其的生物相容性功能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26945.4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6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岩崎富生;丸山优史;芹泽武;泽田敏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15/22 | 分类号: | A61L15/22;A61L15/24;A61L15/32;A61L15/44;A61L29/04;A61L29/08;A61L29/12;A61L29/16;A61K47/30;A61K47/32;A61K47/42;A61L31/04;A61L31/10;A61L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陈彦;宋海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密合性 优异 以及 使用 生物 相容 性功能 材料 | ||
本发明提供吸附与树脂密合性高的难以从树脂表面剥离的肽而提高生物相容性的生物相容性材料、以及具有其的功能性材料。生物相容性材料(10)包含树脂(1)和吸附于树脂(1)的肽(2),树脂(1)具有甲氧羰基和甲基,肽(2)中氨基酸残基的70%以上为色氨酸残基或精氨酸残基,或者,树脂(1)为氟树脂,肽(2)为氨基酸残基的40%以上为2,3,4,5,6‑五氟苯丙氨酸残基、3‑(三氟甲基)丙氨酸残基、丝氨酸残基、苏氨酸残基、组氨酸残基、天冬氨酸残基、谷氨酸残基、苯丙氨酸残基或天冬氨酸残基。功能性材料包含生物相容性材料(10)和功能性物质,功能性物质保持在生物相容性材料(10)表面或者从生物相容性材料(10)表面放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树脂密合性优异的肽、使用其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功能性材料等生物相容性功能材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医疗领域,由于生物技术的发展,治疗方式正在多样化。对各种疾病、损伤进行治疗/处理时,治疗用的生物设备、人工器官等的利用在不断扩大,生物体与人工材料接触的机会不断增加。此外,以往的各种医疗用的设备、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等是在与皮肤接触的状态下使用的。
如果人工材料与生物体接触,则有时会引起各种生物体反应。如果使用人工材料的设备、人工器官等被移植到体内、或者使用人工材料的设备、医疗用品等与皮肤长时间接触,则会出现由于异物反应、过敏反应等导致的炎症等各种症状。因此,作为各种设备、医疗用品等的材料,要求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材料。
以往,已知在树脂等有机物质、无机物质表面附着有肽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如果使肽附着并覆盖在作为人工材料的树脂、无机物质表面,则对于与生物体的相容性重要的非异物性、非刺激性、界面相容性等提高,因此正在进行特异性吸附于树脂等人工材料的肽的探索、设计。
例如,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用Glu-Leu-Trp-Arg-Pro-Thr-Arg(ELWRPTR)表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肽。该肽与全同立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isotactic poly(methyl-methacrylate)resin:it-PMMA)的亲和性高,剥离能量显示高达31kJ/mol的数值,显示与it-PMMA的高密合性。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Takeshi Serizawa等,Langmuir,2007,23(22),第11127-11133页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果像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使肽吸附于树脂,则能够通过简单的处理、操作,高效地赋予生物相容性。但在树脂与肽的亲和性、密合性不够高的情况下,存在下述担忧:在移植目标生物体内、皮肤上的使用中,肽从树脂剥离,树脂与生物体接触而发生炎症等。如果肽剥离,则有必要进行吸附肽的材料的替换等,因此期待显示出比非专利文献1更高的剥离能量、生物相容性的耐久寿命更长那样的与树脂密合性优异的肽、使用其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功能性材料等生物相容性功能材料。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吸附与树脂密合性高的难以从树脂表面剥离的肽而提高生物相容性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和具有其的功能性材料。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对于针对it-PMMA显示出高的亲和性、密合性的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色氨酸残基、精氨酸残基容易与it-PMMA的甲氧羰基、甲基形成相互作用,作为构成肽的氨基酸残基是有效的。此外还发现,脯氨酸残基、谷氨酸残基使存在于肽的主链中的羰基的氧稳定存在于容易与it-PMMA的甲氧羰基相互作用的位置,因此,作为与色氨酸残基、精氨酸残基并用的氨基酸残基是有效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工业大学,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69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