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自动驾驶车辆辅助设备的安装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07666.3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6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高洁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动 驾驶 车辆 辅助 设备 安装 组件 | ||
一种用于自动驾驶车辆辅助设备的安装组件,包括:连接部件(1),固定在自动驾驶车辆上;第一调节部件(2),附接在连接部件(1)上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可调节;第二调节部件(3),附接在第一调节部件(2)上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可调节;以及第三调节部件(4),附接在第二调节部件(3)上并且在第三方向上可调节,第三调节部件(4)设置有用于安装辅助设备的安装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驾驶车辆辅助设备的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自动驾驶车辆通过安装在其上的辅助设备去自动识别道路信息和行人信息等,例如通过激光雷达进行控制以完成避障等功能。在探测精度、探测距离、稳定性和对周围环境适应性等关键性能上,激光雷达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当前,安装于自动驾驶车辆上的3D激光雷达的垂直视场角范围有限,通常在±30°至±50°的范围内。通常,3D激光雷达是安装在车顶的最高处,但是车前仍会有一部分盲区。为了弥补这一盲区,无人驾驶车辆的相关制造企业或研究机构会设计在车头处安装一个距离地面高度在30cm至50cm范围内的前向激光雷达。
目前,在装配车辆的前向激光雷达时,相关制造企业或研究机构是选择切割车头的进气格栅,通过粘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将激光雷达固定在前保险杠盖上。但这种安装方式并不牢靠。在车辆行驶时,激光雷达与车身间会有较大的相对位移、偏转,随着使用时间的变长,系统整体的刚度也会下降;同时,这种安装方式灵活性较差,无法根据需要调节激光雷达的安装高度以及水平和垂直视场角度,导致安装时标定困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辅助设备的安装组件。上述安装组件包括:
一种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辅助设备的安装组件,包括:
连接部件,固定在所述自动驾驶车辆上;
第一调节部件,附接在所述连接部件上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可调节;
第二调节部件,附接在所述第一调节部件上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可调节;以及
第三调节部件,附接在所述第二调节部件上并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可调节,所述第三调节部件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辅助设备的安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自动驾驶车辆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自动驾驶车辆的宽度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平行于所述自动驾驶车辆的长度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彼此间隔地固定在所述自动驾驶车辆上的多个连接座,所述第一调节部包括多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连接座一一对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连接座彼此间隔地固定在所述自动驾驶车辆的前防撞梁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具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邻接且呈一定角度,第一侧板可调节地附接在一个连接座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件通过螺接、粘接或焊接固定在所述自动驾驶车辆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一列或多列螺孔,每一列螺孔中包括多个螺孔;所述支撑座的第一侧板上设有一列或多列槽孔,所述支撑座的第一侧板上的每一列槽孔对应所述连接座上的一列螺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的第一侧板上的所述槽孔为长型槽孔,其长度是预先确定的,且其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部件与所述连接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为半永久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调节部件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部件上,所述第三调节部件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二调节部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多个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76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