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外把手的限位结构、车门外把手、车门和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51630.3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6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唐心涛;张孟棠;朱彤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85/10 | 分类号: | E05B85/10;E05B85/00;E05B7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刘彦哲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把手 限位 结构 车辆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门外把手的限位结构、车门外把手、车门和车辆,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定车门外把手的把手本体与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其中,所述底座固定在车门上,所述把手本体具有手柄和与所述底座旋转配合的旋转部,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套和弹性缓冲部,所述限位套用于包裹并固定在所述旋转部的外侧,所述弹性缓冲部形成在所述限位套上对应于所述旋转部的前端的位置处,随着所述旋转部相对于所述底座的旋转,所述弹性缓冲部能够始终顶紧在所述旋转部的前端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车门外把手的限位结构、车门外把手、车门和车辆能够解决车门外把手沿前后方向窜动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门外把手的限位结构、车门外把手、车门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门外把手作为进入客户进入车辆内部的第一操作附件,在车门开闭时的使用手感和操作舒适度是影响客户用车体验的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客户不断上升的用车舒适度,目前的车门外把手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会有一定的晃动量,从而影响车辆的开门手感,降低客户的用车体验,同时也降低把手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外把手的限位结构、车门外把手、车门和车辆,以解决车门外把手沿前后方向晃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限位结构,用于限定车门外把手的把手本体与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其中,所述底座固定在车门上,所述把手本体具有手柄和与所述底座旋转配合的旋转部,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套和弹性缓冲部,所述限位套用于包裹并固定在所述旋转部的外侧,所述弹性缓冲部形成在所述限位套上对应于所述旋转部的前端的位置处,随着所述旋转部相对于所述底座的旋转,所述弹性缓冲部能够始终顶紧在所述旋转部的前端与所述底座之间。
可选地,所述弹性缓冲部构造为向外凸起的圆弧形结构,所述圆弧形结构与所述限位套之间具有空隙,以使得所述圆弧形结构能够朝向所述限位套发生弹性变形。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采用POM材料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门外把手,包括:底座,用于与车门固定连接;把手本体,包括手柄和旋转部,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底座外侧,所述旋转部设置在所述手柄的前端,且所述旋转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中;以及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限位结构。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旋转部卡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旋转部与所述限位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卡接孔,设置在所述限位套的下端;以及卡扣,设置在所述旋转部的下端,所述卡扣卡止在所述卡接孔中。
可选地,所述旋转部与所述限位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凸块,形成在所述旋转部的后端并向外凸起;以及卡爪,设置在所述限位套的后端,所述卡爪卡止在所述凸块的后侧。
可选地,所述限位套的形状与所述旋转部的形状相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门,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车门外把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车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516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烹饪器具
- 下一篇:一种5G通信用宏/微基站高频高速PCB板制备用蚀刻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