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水轮机尾水管补气效果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64627.0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6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焕;曾云;钱晶;吴梦圆;张禄;郭雅卿;邹屹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1/00 | 分类号: | F03B11/00;F03B11/04;F03B3/18 |
代理公司: | 昆明人从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04 | 代理人: | 沈艳尼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水轮 机尾 水管 补气 效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提高水轮机尾水管补气效果的装置,包括中心管、固定支架Ⅰ、固定支架Ⅱ、固定支架Ⅲ、紧固支架Ⅰ、紧固支架Ⅱ、紧固支架Ⅲ;本实用新型的形状设计与水流的走势一致,可以将转轮出口处的水流引到尾水管下游,减少了转轮出口处涡带的产生,该装置在直锥管段增加了补气面,将转轮出口处的空气汇聚,更加高效的完成补气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涡带的产生,提高了机组的运行稳定性,能让机组更加稳定、高效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提高水轮机尾水管补气效果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引导水流、破坏尾水涡带的补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提高,在水电开发的高速发展背景下,对水电站核心动力设备水轮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水轮机尺寸和容量的提高,会导致水轮发电机组在运行中出现不稳定的现象,不稳定的表现形式是机组振动。尤其在偏离最优工况运行时,尾水管会产生涡带,引起其机组振动,进而影响机组的稳定性。为破坏涡带、提高机组稳定性,通常为机组设置补气装置及一些破坏涡带的装置。
而现有的补气装置及破坏涡带的装置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采用十字补气的方式,当机组大、流量大的情况下容易脱落,使用寿命不长;而简单的短管补气装置又面临补气量不足的问题;主轴中心孔补气在转轮出口处气体不能很好的到达尾水管,导致补气质量不佳。随着科技的提高,水轮机容量及水头也需要相应的提高,而当机组增大时,补气问题也就随之变得复杂,所以找到一种可以提高补气效果增加机组稳定性的补气装置显得格外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水轮机尾水管补气效果的装置,包括中心管5、固定支架Ⅰ6、固定支架Ⅱ7、固定支架Ⅲ8、紧固支架Ⅰ11、紧固支架Ⅱ12、紧固支架Ⅲ13;
中心管5设置在尾水管9内部,中心管5一端进入泄水锥4内部,且端口正对中心补气管1,中心补气管1设置在主轴2内部;
中心管5为厚壁管,侧面开设若干出气孔10;
中心管5侧面均匀设置固定支架Ⅰ6、固定支架Ⅱ7、固定支架Ⅲ8,固定支架Ⅰ6、固定支架Ⅱ7、固定支架Ⅲ8另一端设置在尾水管9内壁上;紧固支架Ⅰ11、紧固支架Ⅱ12、紧固支架Ⅲ13分别将固定支架Ⅰ6、固定支架Ⅱ7、固定支架Ⅲ8侧面与中心管5连接。
所述中心管5与中心补气管1相对的一端外表面为锥面。
所述出气孔10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与中心补气管1的出气方向相同,可更加高效的利用补气作用。
所述固定支架Ⅰ6、固定支架Ⅱ7、固定支架Ⅲ8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与中心补气管1的出气方向相同,能很好的将水流引到下游,减少了涡带的产生。
所述固定支架Ⅰ6、固定支架Ⅱ7、固定支架Ⅲ8、紧固支架Ⅰ11、紧固支架Ⅱ12、紧固支架Ⅲ13均为伸缩杆。
所述中心管5侧面开设凹槽Ⅰ,凹槽Ⅰ内设置转轴,固定支架Ⅰ6、固定支架Ⅱ7、固定支架Ⅲ8一端开孔,孔与转轴配合,实现与中心管5转轴连接,同时固定支架Ⅰ6、固定支架Ⅱ7、固定支架Ⅲ8绕轴转动,调整固定支架Ⅰ6、固定支架Ⅱ7、固定支架Ⅲ8的倾斜角度。
所述尾水管9内壁设置凹槽Ⅱ,固定支架Ⅰ6、固定支架Ⅱ7、固定支架Ⅲ8与尾水管9连接的一端设置在凹槽Ⅱ内。
所述固定支架Ⅰ6、固定支架Ⅱ7、固定支架Ⅲ8与紧固支架Ⅰ11、紧固支架Ⅱ12、紧固支架Ⅲ13销连接,紧固支架Ⅰ11、紧固支架Ⅱ12、紧固支架Ⅲ13与中心管5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装置设置于转轮出口尾水管直锥管处,装置与转轮出口相接近,装置设计为中空,能将主轴中心补气的气汇聚然后通过四面的出气孔将气体很好的扩散到涡带产生的地方,且该装置的形状设计与水流的走势一致,可以将转轮出口处的水流引到尾水管下游,减少了转轮出口处涡带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46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