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渣系统以及煤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62725.0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6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松怡;杨金权;杨赛飞;武恒;李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72 | 分类号: | C10J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佩;田晓宁 |
地址: | 065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以及 煤气化 | ||
1.一种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冷室(2)和落渣管(1),所述落渣管(1)的顶端具有入渣口,所述落渣管(1)的底端伸入至所述激冷室(2)中;
所述落渣管(1)内设置有封堵板(11)和激冷装置(12),所述封堵板(11)上开设有用于供由所述入渣口进入的灰渣下落至所述激冷室(2)中的灰渣下落孔(111);所述灰渣下落孔(111)上设置有封堵件(13),所述封堵件(13)可移动,以封堵所述灰渣下落孔(111)或者使所述灰渣下落孔(111)打开;所述激冷装置(12)位于所述封堵板(11)的下方,所述激冷装置(12)用于向所述落渣管(1)内喷射激冷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封堵件(13)连接的驱动结构(4),所述驱动结构(4)用于驱动所述封堵件(13)移动,以调整所述灰渣下落孔(111)的开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装置(3)以及设置在所述落渣管(1)内的检测装置;
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驱动结构(4)分别与所述处理装置(3)电连接;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落渣管(1)内灰渣的温度和/或压力;所述处理装置(3)用于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值和/或压力值控制所述驱动结构(4)移动,以使所述驱动结构(4)驱动所述封堵件(13)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4)包括驱动件(41)和拉杆(42);
所述驱动件(41)设置在所述激冷室(2)的外部;所述拉杆(42)的一端与所述封堵件(13)连接,所述拉杆(42)的另一端由所述激冷室(2)的侧壁穿出,以与所述驱动件(41)连接;所述驱动件(41)用于驱动所述拉杆(42)移动,以使所述拉杆(42)带动所述封堵件(13)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渣管(1)内还设置有激冷引导结构(14);
所述激冷引导结构(14)位于所述激冷装置(12)的下方,所述激冷引导结构(14)具有引导面(140),以使下落的至少部分激冷水和至少部分灰渣经所述引导面(140)后下落至所述激冷室(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冷引导结构(14)包括顶端小、底端大的锥形板(141),所述锥形板(141)的外板面形成为所述引导面(14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板(141)的底端朝向远离所述激冷装置(12)的方向延伸形成环形延伸板(142),所述环形延伸板(142)所在的圆锥母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锥形板(141)所在的圆锥母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冷室(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排渣管(21),多个所述排渣管(21)沿所述激冷室(2)的侧壁周向呈螺旋形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渣管(1)的管壁上开设有气体排出口,所述气体排出口处连接有气体引出管(15),所述气体引出管(15)穿出至所述激冷室(2)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冷室(2)的侧壁上设置有渣水溢流口(22)以及循环水入口(23);
所述渣水溢流口(22)用于供所述激冷室(2)中的渣水流出,所述渣水溢流口(22)与所述循环水入口(23)连通,以使从所述渣水溢流口流出的渣水经换热处理后由所述循环水入口(23)进入至所述激冷室(2)中形成冷却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27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线绝缘层的挤橡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吸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