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一体化塑模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43350.3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8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耐佳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B22C9/22;B22D33/04 |
代理公司: | 衢州政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15 | 代理人: | 吉前正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自行车 车架 一体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一体化塑模,包括左塑模主体,所述左塑模主体的右端设置有右塑模主体,所述右塑模主体和左塑模主体的左端均设置有左塑模副板,所述左塑模副板的右端对应右塑模主体和左塑模主体的右端均设置有右塑模副板,所述左塑模主体的右端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的上下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端对应右塑模主体的左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设置有滑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一体化塑模,设置方便对于左塑模主体和右塑模主体之间进行整合,为使用时带来方便,设置有方便对于电动自行车车架进行浇铸之后的脱模变得方便,避免了复杂结构的脱模不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模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一体化塑模。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在对于塑模技术的提高,对于塑模的用具的使用十分的方便,有利于装置的一体化成型,对于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一体化塑模,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对于电动自行车车架一体化塑模在使用的时候,会使得闭合不固定,使得铸造用的液体从缝隙流出,从而提高了后期的加工,其次,对于电动自行车车架一体化塑模在浇铸完成之后进行脱模对于这类复杂的结构十分的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一体化塑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一体化塑模,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一体化塑模,包括左塑模主体,所述左塑模主体的右端设置有右塑模主体,所述右塑模主体和左塑模主体的左端均设置有左塑模副板,所述左塑模副板的右端对应右塑模主体和左塑模主体的右端均设置有右塑模副板,所述左塑模主体的右端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的上下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端对应右塑模主体的左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下端对应右塑模主体的左端内表面设置有插槽,所述左塑模副板和右塑模副板的中央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设置有上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的下端对应转轴的下端设置有下限位块,所述下限位块的外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外端对应左塑模主体和右塑模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塑模底座。
优选的,所述左塑模主体和右塑模主体之间呈镜像分布,且左塑模主体和右塑模主体的形状大小均一致,所述左塑模副板和右塑模副板的数量均为两组,且左塑模副板和右塑模副板、右塑模主体和左塑模主体之间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有左塑模副板和右塑模副板,方便对于电动自行车车架进行脱模。
优选的,所述左塑模主体的右端与插销固定连接,且插销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固定孔贯穿于插销的上下端外表面,所述滑槽内嵌于右塑模主体的左端内表面,且滑槽与滑杆之间通过弹簧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滑槽的上端内表面固定连接,且弹簧的下端与滑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插槽内嵌于右塑模主体的左端内表面,且与插销之间卡嵌连接,所述贯穿孔与滑槽之间贯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有贯穿孔,方便对于左塑模主体和右塑模主体之间进行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左塑模副板和右塑模副板均与转轴活动连接,且转轴的高度高于左塑模副板、右塑模副板的高度,所述转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之间固定连接,且上限位块的截面直径小于下限位块的截面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有转轴,方便对于左塑模副板和右塑模副板的转动。
优选的,所述下限位块的外端与塑模底座之间通过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槽内嵌于塑模底座的上端内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有下限位块方便对于左塑模主体和右塑模主体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耐佳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耐佳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43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