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化硅微粉机械分级破碎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84591.5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8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鹰;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霞光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4/02 | 分类号: | B02C4/02;B02C4/42;B02C4/28;B02C2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黄启兵 |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硅 机械 分级 破碎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碳化硅微粉机械分级破碎设备,其对碳化硅的粉末进行筛选,使碳化硅的粉碎程度一致,颗粒大小趋同,便于进一步加工,增加了实用性;包括工具箱、加工筒、第一电机组件、减速机、动力轴、固定板、四组固定杆、粉碎辊和四组轴承,工具箱的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工具箱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顶端中部贯穿设置有进料口,工作腔的底端中部贯穿设置有排料口,加工筒的顶端与工作腔的顶端连接,加工筒的底端设置为筛网,第一电机组件安装在支腿的工具箱的右端,第一电机组件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动力轴的右端转动穿过工作腔的右端与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碳化硅微粉机械分级破碎设备。
背景技术
碳化硅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木屑为原料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的一种耐火材料。在碳化硅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碳化硅进行粉碎,碳化硅微粉机械分级破碎设备是一种用于在碳化硅的加工过程中对碳化硅进行破碎的设备,其在材料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碳化硅微粉机械分级破碎设备使用中发现,碳化硅的粉碎程度不一致,颗粒大小不一,影响进一步加工,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碳化硅的粉末进行筛选,使碳化硅的粉碎程度一致,颗粒大小趋同,便于进一步加工,增加了实用性的碳化硅微粉机械分级破碎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化硅微粉机械分级破碎设备,包括工具箱、加工筒、第一电机组件、减速机、动力轴、固定板、四组固定杆、粉碎辊和四组轴承,工具箱的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工具箱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顶端中部贯穿设置有进料口,工作腔的底端中部贯穿设置有排料口,加工筒的顶端与工作腔的顶端连接,加工筒的底端设置为筛网,第一电机组件安装在支腿的工具箱的右端,第一电机组件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动力轴的右端转动穿过工作腔的右端与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动力轴的左端与固定板的右端中部连接,四组固定杆的内端分别与两组粉碎辊的左右两端连接,四组轴承分别安装在加工筒的左右两端的上下两侧,四组固定杆分别与四组轴承转动连接,右侧两组固定杆的右端分别与固定板的左端上侧和下侧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化硅微粉机械分级破碎设备,还包括集料斗、排料管、第二电机组件、动力轮、从动轮、皮带和转动杆,集料斗安装在工具箱的底端中部,排料管的输入端与集料斗的输出端连通,第二电机组件安装在排料管的左端上侧,第二电机组件的输出端与动力轮键连接,动力轮和从动轮均与皮带转动连接,转动杆的左端与从动轮的右端连接,转动杆的右端伸入排料管内部,转动杆的右侧外侧壁设置有多组转动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化硅微粉机械分级破碎设备,还包括收集箱,收集箱位于排料管的输出端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化硅微粉机械分级破碎设备,还包括四组移动轮,收集箱的底端设置有四组移动架,四组移动架的底端均安装有移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化硅微粉机械分级破碎设备,还包括两组推动把手,两组推动把手分别安装在收集箱的前后两端的上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化硅微粉机械分级破碎设备,还包括进料斗,进料斗安装在进料口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化硅微粉机械分级破碎设备,四组支腿的底端均设置有稳固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化硅微粉机械分级破碎设备,还包括防护罩,防护罩安装在排料管的左端,第二电机组件位于防护罩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将需要粉碎的碳化硅通过进料口放入加工筒中,然后打开第一电机组件和减速机带动动力轴和固定板转动,同时带动四组固定杆和两组粉碎辊转动,通过两组粉碎辊将碳化硅粉碎,然后通过筛网筛选之后,通过排料口排出即可,对碳化硅的粉末进行筛选,使碳化硅的粉碎程度一致,颗粒大小趋同,便于进一步加工,增加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霞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霞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845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抛油环防打滑密封结构
- 下一篇:管材环刚度试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