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铁道岔的高强度轨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28305.3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1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罗广富;刘辉;陈小龙;廖国峰;黄永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广富 |
主分类号: | E01B7/22 | 分类号: | E01B7/22;E01B3/28;E01B3/32;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杰永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5 | 代理人: | 孟宏伟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铁 道岔 强度 轨枕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道岔的高强度轨枕结构,包括轨枕主体,所述轨枕主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方槽,且轨枕主体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条,所述轨枕主体的上表面左右两端位于连接条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轨枕主体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轨枕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加强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耐磨组件,耐磨组件中的耐磨板通过第一螺栓安装在轨枕主体上表面,可以避免地铁道岔直接与轨枕主体接触而使其磨损,降低了维护成本,耐磨板更换也很方便,降噪组件中的第二隔音板可以压缩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伸缩杆进行缓冲,减小地铁行驶时的振动而产生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地铁道岔的高强度轨枕结构。
背景技术
轨枕又称枕木,也是铁路配件的一种。只不过所用材料不仅仅是木材,因此叫轨枕更加科学,别看轨枕的模样单调划一,貌不惊人,它的作用可不小,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和弹性,硬了不行,软了也不行,列车经过时,它可以适当变形以缓冲压力,但列车过后还得尽可能恢复原状,因此轨枕的结构就十分重要。
但是,现有的轨枕结构无法避免地铁道岔的摩擦而损坏,维护成本高,且现有的轨枕结构没有降噪功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铁道岔的高强度轨枕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铁道岔的高强度轨枕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地铁道岔的高强度轨枕结构,包括轨枕主体,所述轨枕主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方槽,且轨枕主体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条,所述轨枕主体的上表面左右两端位于连接条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轨枕主体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轨枕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加强杆,若干个所述第一加强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加强杆,所述轨枕主体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耐磨组件,且轨枕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降噪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磨组件包括耐磨板,所述耐磨板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安装方孔,且耐磨板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的内部下表面活动贴合有弹性垫片,所述弹性垫片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降噪组件包括第一隔音板和第二隔音板,所述第一隔音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弹簧,且第一隔音板的上方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嵌入且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活动贴合有第二弹簧,且限位杆的内部弹性连接有伸缩杆,所述第二隔音板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的内部活动贯穿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隔音板的下表面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防护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轨枕主体是材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磨板贴合轨枕主体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条位于安装方孔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螺栓活动贯穿耐磨板的下表面,且第一螺栓啮合连接在第一螺纹孔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隔音板贴合轨枕主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下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隔音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螺栓活动贯穿第二隔音板的上表面,且第二螺栓啮合连接在第二螺纹孔的内部,所述防护套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隔音板的上表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广富,未经罗广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283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