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引射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27613.3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5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创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8/04089 | 分类号: | H01M8/04089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王佳妮 |
| 地址: | 2011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料电池 系统 引射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引射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引射器,包括高压氢气流体腔体、混合氢气流体腔体以及输送腔体,混合氢气流体腔体的内部设置有氢气流体隔板,氢气流体隔板上设置有喷嘴,输送腔体的内部设置有扩压管,喷嘴的输出端与扩压管相适配,扩压管上设置有压缩弹簧,扩压管的内部设置有扩充环,扩充环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连接有聚气扇叶。本实用新型设有扩压管、压缩弹簧、扩充环、固定转轴和聚气扇叶,方便调节扩压管的直径大小,氢气流体在扩压管内流速更快,进而调节引射器的引射流量,拓宽引射器的适用的燃料电池的功率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射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引射器,属于燃料电池引射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氢燃料电池可直接将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无需燃烧,由于其高效率,功率,密度,零排放,静音运行,非常适合于燃料电池汽车,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循环系统中,通常使用氢循环泵作为氢气循环的装置,但氢循环泵加工制造难度大、成本高、可靠性低且会额外耗功,因为引射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并且安装在系统中不会额外耗功等突出优点,具有替代氢循环泵的发展趋势,在实际的应用中,传统引射器结构固定,引射性能主要由燃料电池的功率决定,引射器的引射性能的评价指标是引射率,引射率是二次流质量流量与主流质量流量之比。
现有的燃料电池引射器在使用时引射的流体流量不方便调节,进而导致燃料电池的引射率调节效果差,不能跟随燃料电池的使用功率进行变化,大大缩小了引射器的适用的燃料电池的功率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引射器,本实用新型设有扩压管、压缩弹簧、扩充环、固定转轴和聚气扇叶,在混合氢气流体流经扩压管内部时,在氢气流体的作用下聚气扇叶开始在固定转轴上转动,进而使得扩充环向扩压管的紧缩部进行移动,使得扩压管挤压压缩弹簧,进而使得压缩弹簧开始压缩,氢气流体在扩压管内流速更快,方便调节扩压管的直径大小,进而调节引射器的引射流量,拓宽引射器的适用的燃料电池的功率范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引射器,包括高压氢气流体腔体、混合氢气流体腔体以及输送腔体,所述高压氢气流体腔体和所述混合氢气流体腔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混合氢气流体腔体和所述输送腔体的内部连通,所述输送腔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混合氢气流体出口,所述高压氢气流体腔体的底端设置有高压氢气流体入口,所述混合氢气流体腔体的底端设置有二次氢气流体入口,所述混合氢气流体腔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氢气流体隔板,所述氢气流体隔板上设置有喷嘴,所述输送腔体的内部设置有扩压管,所述扩压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混合氢气流体出口的内部,所述扩压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混合氢气流体腔体内,且所述喷嘴的输出端与所述扩压管相适配,所述扩压管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输送腔体固定连接的压缩弹簧,所述扩压管的内部设置有扩充环,所述扩充环的内部朝向所述喷嘴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通过固定转轴转动连接有聚气扇叶。
优选的,所述高压氢气流体入口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内连接有第一氢气流体过滤罩,所述第一氢气流体过滤罩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槽相适配的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二次氢气流体入口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槽内连接有第二氢气流体过滤罩,所述第二氢气流体过滤罩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氢气流体过滤罩和所述第二螺纹槽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氢气流体过滤罩和所述第二螺纹槽均为圆槽型过滤罩,所述高压氢气流体入口与所述第一氢气流体过滤罩的连接处密封,所述二次氢气流体入口与所述第二氢气流体过滤罩的连接处密封。
优选的,所述高压氢气流体腔体和所述混合氢气流体腔体通过第三螺纹槽螺纹旋合连接,所述高压氢气流体腔体和所述混合氢气流体腔体的连接处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创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创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7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镜面加工工艺金属板材的输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空气源热泵用压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