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触底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6972.0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2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贡献辉;郭其建;姜信亮;周应伟;徐一;郑华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贡献辉 |
主分类号: | B63B43/18 | 分类号: | B63B43/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倚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2 | 代理人: | 姬长平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底 船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触底船舶,包括船舶本体和网板,所述船舶本体的左右两侧中间内部均固接有网板,所述船舶本体的下方安装有防护装置。该抗触底船舶,通过第一斜杆、第一横板、挡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挡板对船舶本体的下方进行保护,同时挡板通过第一斜杆带动第一横板进行移动,从而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发生弹性形变,进而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力性能可以对船舶本体起到减震作用,通过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五弹簧、L形板和转轮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使第二箱体通过第五弹簧的弹力性能对转轮起缓冲作用,通过转轴可以将船舶本体的滑动摩擦改为转动摩擦,从而降低了摩擦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触底船舶。
背景技术
船舶,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通常在船舶的船头下方需要安装抗触底结构,从而保证船舶在靠岸时防止被礁石等撕裂,而现有技术中的抗触底结构过于单一,无法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同时也无法降低船舶与礁石等的摩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触底船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而现有技术中的抗触底结构过于单一,无法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触底船舶,包括船舶本体和网板,所述船舶本体的左右两侧中间内部均固接有网板,所述船舶本体的下方安装有防护装置;
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斜杆、第一横板、挡板、第一弹簧、第二横板和第二弹簧;
左右所述第一斜杆的外壁与船舶本体的开口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斜杆的上下方外壁分别固接有第一横板和挡板,所述第一斜杆的下方外壁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下方外壁分别与船舶本体和挡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横板的下方设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下方通过转轴分别与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转动相连。
优选的,左右所述挡板以船舶本体的中点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板的上方安装有减震装置;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第三横板、第二斜杆、挡块、矩形块、第三弹簧、横杆和第四弹簧;
所述第三横板的下表面与第一横板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三横板的上表面固接有多个第二斜杆,所述第二斜杆的上表面固接有挡块,所述第二斜杆的上方外壁安装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通孔处内壁与第二斜杆的外壁间隙配合,左右所述矩形块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固接有第三弹簧和横杆,所述横杆的外壁与船舶本体内部的凹槽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横杆的外壁安装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两侧分别与矩形块和船舶本体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三横板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一横板的宽度尺寸。
优选的,所述船舶本体的下方安装有转动装置;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竖杆、第四横板、第二箱体、第五弹簧、L 形板和转轮;
左右所述第一箱体的外壁与船舶本体的内部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箱体的上表面与第二横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箱体的上方内壁固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下表面固接有第四横板,所述第四横板的外壁安装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开口处外壁和内壁分别与竖杆和第四横板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二箱体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L形板,相邻所述L形板中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轮。
优选的,所述第四横板与竖杆为垂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贡献辉,未经贡献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6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大吨位吊车梁预应力预制构件
- 下一篇:一种抗触底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