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催化剂载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22032.3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6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潘涛;陶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深圳腾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0 | 代理人: | 冼柏龙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载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催化剂载体装置,包括:尾气进口、尾气出口、第一载体单元和第二载体单元;所述第一载体单元上设置有DOC催化剂涂覆区和DPF催化剂涂覆区,所述DOC催化剂涂覆区与所述DPF催化剂涂覆区的前端部分区域重叠,以使DOC催化剂涂覆在DPF催化剂涂层上;所述第二载体单元与所述第一载体单元之间相邻接,所述第二载体单元设置有SCR催化剂涂覆区;所述尾气进口与所述第一载体单元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尾气出口与所述第二载体单元的出气口连接。用于减小汽车尾气催化净化载体的空间占用体积,优化汽车的空间布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汽车尾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催化剂载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量的猛增,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化物、氧化硫以及微粒物质等,对大气的危害十分严重。为了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在汽车尾部安装尾气催化转化装置,催化转化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主要由载体和催化剂两部分组成。
柴油机的尾气处理装置通常由氧化催化剂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柴油机颗粒物滤清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构成,发动机尾气从排气管排出,先后经过DOC、DPF和SCR三个催化剂单元净化后,最后被排放到大气中。如图1所示,汽车排气系统中排出的尾气通过尾气进口101进入催化剂载体中,依次通过DOC催化剂载体102、DPF催化剂载体103和SCR催化剂104载体这三个分区单元的净化后,达到符合排放标准,最后通过尾气出口105被排放到大气中。
目前柴油发动机排气净化器中的DOC、DPF和SCR的催化剂分别涂覆在三块独立的催化剂载体上,如果采用这种涂覆方式,载体单元需要占用比较大的空间,不利于整车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催化剂载体装置,用于减小汽车尾气催化净化载体的空间占用体积,优化汽车的空间布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催化剂载体装置,包括:尾气进口、尾气出口、第一载体单元和第二载体单元;
所述第一载体单元上设置有DOC催化剂涂覆区和DPF催化剂涂覆区,所述DOC催化剂涂覆区与所述DPF催化剂涂覆区的前端部分区域重叠,以使DOC催化剂涂覆在DPF催化剂涂层上;
所述第二载体单元与所述第一载体单元之间相邻接,所述第二载体单元设置有SCR催化剂涂覆区;
所述尾气进口与所述第一载体单元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尾气出口与所述第二载体单元的出气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DOC催化剂涂覆区和所述DPF催化剂涂覆区的面积比范围为1:2至2:3。
可选的,所述第一载体单元的载体材质和所述第二载体单元的载体材质均为陶瓷载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载体单元和所述第二载体单元为多孔状透气结构。
可选的,所述催化剂载体装置的外罩壳为圆筒状。
可选的,所述第一载体单元和所述第二载体单元为蜂窝状透气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载体单元和所述第二载体单元为方孔透气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载体单元和所述第二载体单元为三角形多孔透气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载体单元和所述第二载体单元沿着所述外罩壳的中心线串联安装在所述外罩壳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外罩壳内部设置有粉尘过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20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学心理医生用辅助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消耗节能型T5荧光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