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隔膜破裂报警安全阀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19402.8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45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曹学磊;张维键;高瑞侠;李福杰;于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德威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16 | 分类号: | F16K17/16;F16K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企鸿蒙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2 | 代理人: | 刘帅帅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膜 破裂 报警 安全阀 | ||
本发明涉及安全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隔膜破裂报警安全阀,其包括阀帽(1)、上盖体(2)、压盖(3)、隔环(4)、导通针(43)、阀体(5)、压力开关传感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体内从上往下依次为调节螺母(21)、弹簧(22)、呼吸孔(231)、呼吸盖(23)、内压块(25),弹簧(22)分别被调节螺母下凸台(212)和弹簧内孔(251)固定,防止调节螺母(21)下压受力时弹簧(22)发生偏移。本发明所述的安全阀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膜片破裂迅速报警功能、同时还具有防止液体泄漏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阀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隔膜破裂报警安全阀
背景技术
安全阀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环保、水利、新能源、水处理、船舶等领域中的水、蒸汽、空气、LNG、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
目前,安全阀常常因为介质或者有危害的介质发生泄漏,而无法第一时间获知,易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部分危害介质污染环境,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且安全阀没有防护导致阀体内部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隔膜破裂报警安全阀,能够防止介质或者有危害的介质泄漏,且隔膜破裂迅速报警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隔膜破裂报警安全阀,其包括阀帽、上盖体、压盖、隔环、导通针、阀体、压力开关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体内从上往下依次为调节螺母、弹簧、呼吸孔、呼吸盖、内压块,弹簧分别被调节螺母下凸台和弹簧内孔固定,防止调节螺母下压受力时弹簧发生偏移。所述内压块与阀体之间设置有上隔膜片、隔环、导通针、下隔膜片,阀体()内部设有进液腔()和出液腔()以及阀体流道(),进液腔和出液腔靠下隔膜片隔离,下隔膜片与上隔膜片中间用隔环间隔,其隔环一侧壁设置长条沟槽,长条沟槽放入导通针且要穿过下隔膜片与阀体流道对齐,然后通过压盖与阀体通过紧固件()紧固,阀体安装压力开关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盖体顶端外周与调节螺母顶端安装阀帽。该设计便于操作且保护内部调节螺母、弹簧、内压块与外部空气隔离,从而实现不易生锈和腐蚀。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盖体内侧设置上盖体螺纹、下端设有呼吸孔,下端呼吸孔配备呼吸盖。上盖体螺纹
通过采用上技术方案,上盖体一侧,上盖体螺纹的下端设呼吸孔,其所述阀帽拆卸、安装时,阀帽内部形成密封环路,不容易拆卸和安装,设置呼吸孔即可解决,同时操作完毕后,盖上呼吸盖,同样起到上述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盖体外设置上盖体外凸台,其所述上盖体螺纹下端至上盖体外凸台下平面内部设置位移腔。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螺母,通过螺纹连接于上述上盖体螺纹上,所述调节螺母下凸台安装于弹簧顶面内圈中。该设计解决调节螺母朝下旋转弹簧受力后弹簧发生受力偏离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螺母上端调节螺母工具插口分别设置两个工具插口;外端六角头插口,中间一字插口。该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更多普通工具通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压块朝向弹簧底设置弹簧内孔,所述弹簧底面安装于弹簧内孔底面。该设计解决调节螺母朝下旋转弹簧受力,弹簧发生受力偏离。内压块外周与上盖体内位移孔间隙配合。弹簧分别被调节螺母和内压块固定,通过调节螺母旋转调节弹簧收缩和伸展,调节安全阀的压力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盖体朝向上隔膜片端面上设置了密封沟槽一。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盖上端均布螺纹固定孔,压盖中心孔需要穿过上盖体上部,其所述压盖设置压盖沟槽二,压盖沟槽二用于压紧上盖体外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环,分别为上隔膜片与下隔膜片间隔,其所述隔环一侧壁设置长条沟槽,长条沟槽放入导通针,其所述的导通针一侧插入阀体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德威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未经海德威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94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带轮磷化处理工序自动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检测高浓度臭氧的吸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