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监控发酵罐体内压力的发酵罐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15597.1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3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鑫;陈怀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中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36 | 分类号: | C12M1/36;C12M1/34;C12M1/02;C12M1/00;B08B9/08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王燕燕 |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监控 发酵 体内 压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监控发酵罐体内压力的发酵罐,涉及发酵罐,包括罐体、第一液压缸、底座、顶板、卡紧机构,所述罐体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顶端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两端对称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顶端设置有轴流式搅拌叶片且搅拌杆的底端设置有涡轮式搅拌叶,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罐体通过卡紧机构与罐盖板连接,所述罐体的顶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实现对于罐体内部压力的监视、自动检测和控制,方便快捷,节省了劳动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罐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自动监控发酵罐体内压力的发酵罐。
背景技术
发酵罐指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其主体椅板多为不锈钢制成的圆筒,能耐受蒸汽灭菌、有一定的操作弹性,物料与能量的传递性能强,并可进行一定的调节便于清洗,减少污染,发酵罐广泛应用于乳制品、饮料、制药等行业,按照发酵罐的设备,分为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和非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按照微生物的生长代谢需要,分为好气型发酵罐和厌气型发酵灌。
而在发酵罐进行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发酵罐内的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并不一样,从而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发酵进度和效果,但现有的发酵罐物搅拌或者搅拌效果差,不能使发酵罐得到充分的搅拌,无法令人满意,而且现有的发酵罐在发酵过程中,发酵罐体内的压力过大,会造成发酵罐变形,甚至引发危险,现有的发酵罐多会忽略发酵罐罐体内的压力的检测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监控发酵罐体内压力的发酵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监控发酵罐体内压力的发酵罐,包括罐体、第一液压缸、底座、顶板、卡紧机构,所述罐体放置在底座上,罐体的顶端侧壁上设置有弹簧压力表和进水口,罐体的底端侧壁上设置有排气管和出水口,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且第一液压缸内设置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顶端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第一活塞杆的顶端内侧壁之间,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顶端与顶板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两侧对称分布设置有固定框,两个所述固定框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连接的其中一个固定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罐盖板,且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顶端设置有轴流式搅拌叶片且搅拌杆的底端设置有涡轮式搅拌叶,所述搅拌杆的顶端固定框和搅拌罐盖板均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电机连接的另一个固定框的底端设置有清洗罐盖板,且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罐体通过卡紧机构与清洗罐盖板连接,所述搅拌罐盖板的顶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一端与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第二液压缸与清洗罐盖板转动连接,第二液压缸内设置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杆和U形架固定连接,所述U形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软毛刷。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弹簧、固定块、卡块、手拨块,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罐体侧壁顶端内壁上,弹簧另一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固定块与卡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拨块与固定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罐盖板和清洗罐盖板的侧端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卡合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人工排气阀和电磁导通阀。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电磁导通阀电性相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卡紧机构沿搅拌罐盖板和清洗罐盖板的中心环形分布设置有四个。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中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中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155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效应管工作检测控制电路
- 下一篇:碳粉存储容器及碳粉加工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