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氯碱副产气制备液氢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94189.2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01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苏嘉南;兰玉岐;王峰;张志宇;卢涵;吕敏;俞华栋;安刚;张震;王惠挺;赵耀中;缪文峰;杨申音;王西明;厉劲风;余炳延;吴舒琴;李想;许好好;雪小峰;朱旺;郝加封;李煦侃;陈汝蒋;周慎学;彭峻;高沛;刘韬;孙志久;陈荣洲;刘峰;郭振兴;项俊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雷特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J1/02 | 分类号: | F25J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梁倩;廖辉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氯碱副产气 制备 液氢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氯碱副产气制备液氢的系统,包括:氯碱副产氢气处理单元和氢液化单元;氯碱副产氢气处理单元包括:氯碱副产氢气源、氢气压缩机及PSA系统;氯碱副产氢气源内储存有氯碱副产氢气;氢气压缩机用于对氯碱副产氢气进行压缩;PSA系统为变压吸附系统,用于对氯碱副产氢气进行纯化处理;氢液化单元包括:冷箱、液氮容器、氦气压缩系统及液氢容器;冷箱用于给纯化后的氢气降温并液化形成液氢;液氮容器用于给冷箱提供冷量将冷箱内的氢气预冷;氦气压缩系统用于给冷箱提供循环氦气,将冷箱内的氢气进一步降温并液化,形成液氢;液氢容器用于储存液化后的液氢;该系统能够将氯碱副产氢气通过压缩、净化、降温及液化处理,得到液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氢气液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氯碱副产气制备液氢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氢能由于清洁无污染等优点,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在氢源方面,我国当前氢气来源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电解水制氢为辅。化石能源制氢成本低,但是产品氢气含杂质较多;电解水制氢成本高,但是纯度高。化石能源制氢中又包括煤制氢、石油或天然气重整制氢、甲醇或液氨裂解制氢等。其中煤制氢碳排放高,且含硫量高,如用于燃料电池会导致燃料电池催化剂中毒,对脱硫技术要求高,如应用脱硫装置进行处理,会增加额外的成本,其对技术标准的要求也很高;石油和天然气蒸汽重整制氢的碳排放较高,未来可以考虑通过碳捕捉技术减少碳排放;甲醇裂解和液氨裂解成本较氯碱制氢高50%左右;氯碱制氢工艺成本适中,且环保性能较好,生产的氢气纯度高,目前而言适用于大规模制取燃料电池所使用的氢气原料,也是可实现度最高的氢气来源。
在氢的大规模运输方面,将氢气液化后进行储运和运输可以提高储运的效率,与传统的高压储运相比,具有规模大、长距离运输成本低、纯度有保障、安全性更高等优点。
氢液化系统是液氢生产的关键设备,关系到氢液态储运产业链的打通以及技术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氯碱副产气制备液氢的系统,能够将氯碱副产氢气通过压缩、净化、降温及液化处理,得到液氢。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氯碱副产气制备液氢的系统,包括:氯碱副产氢气处理单元和氢液化单元;
所述氯碱副产氢气处理单元包括:顺序连接的氯碱副产氢气源、氢气压缩机及PSA系统;
所述氯碱副产氢气源内储存有氯碱副产氢气;所述氢气压缩机用于对氯碱副产氢气进行压缩;所述PSA系统为变压吸附系统,用于对氯碱副产氢气进行纯化处理;
所述氢液化单元包括:冷箱、液氮容器、氦气压缩系统及液氢容器;
所述冷箱用于给纯化后的氢气降温并液化形成液氢;所述冷箱设有三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冷箱的一个输入端与PSA出口缓冲罐连接,冷箱的另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液氮容器和氦气压缩系统的出口连接,冷箱的一个输出端与氦气压缩系统的入口连接;所述冷箱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液氢容器连接;所述液氮容器用于给冷箱提供冷量将冷箱内的氢气预冷;所述氦气压缩系统用于给冷箱提供循环氦气,在冷箱内进行膨胀制冷,将冷箱内的氢气进一步降温并液化,形成液氢,膨胀后的氦气输出回氦气压缩系统;所述液氢容器用于储存液化后的液氢。
进一步的,所述氯碱副产氢气处理单元还包括:所述原料气缓冲罐、压缩机出口缓冲罐及PSA出口缓冲罐;
所述原料气缓冲罐安装在氯碱副产氢气源与氢气压缩机之间;
所述压缩机出口缓冲罐安装在氢气压缩机及PSA系统之间;
所述PSA出口缓冲罐安装在PSA系统的输出端与冷箱的一个输入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雷特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雷特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41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全自动纺纱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佩戴松紧度的医用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