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复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58248.0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9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凯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骨科 脊柱 手术 复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复位器;包括外壳和一对铰接的椎体夹杆,外壳的左右内壁转动连接有杆体,杆体上设置有一对反向螺纹,杆体上固态套接有锥齿环,锥齿环啮合有锥齿轮,锥齿轮固定连接有连轴,杆体的反向螺纹上均螺旋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外壳上开设有供连接块间隙穿出滑槽,连接块的外端面自外向内开设有螺孔,螺孔内螺旋连接有螺栓,同时椎体夹杆间隙套接在螺栓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内部设置带有一对反向螺纹的杆体,同时反向螺纹通过移动块和连接块转动连接一对椎体夹杆,杆体再由锥齿轮和锥齿环配合转动,调节简单方便,稳定性更好,具有更佳地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复位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病变椎体或畸形椎体整个切除后进行复位固定的手术已经在临床上实施。实施此类手术过程中,在需要整个切除的病变椎体或畸形椎体的上下两段椎体之间进行可靠的临时固定和准确的手术复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目前,临床实施此类手术时,在需要整个切除的病变椎体或畸形椎体的上下两段之间,用现有的脊柱内固定器进行临时固定,安装复杂,而且内固定器会妨碍手术的操作,手术复位是用现有的持棒钳等工具、完全靠人力来实现,体力强度大,而且不够稳定,增加医务人员的负担,可靠性和准确性都有待提高,亟待改进。
因此如申请号为CN201920442264.0公开的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复位器,一号椎体夹杆和二号椎体夹杆的上端均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后侧面上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后侧面上设有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横板的滑槽内;滑块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卡入块;卡入块吸设在横板前侧面上下两侧边上的一号密封性磁条层上;横板的左端固定有气动升降杆;气动升降杆的左端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有一号管;一号管的下端固定有轴承;能够可靠地实现固定,减少医务人员的负担。
但是椎体夹杆的调节是通过手动拽或推实现开合,操作存在不便,同时单一地依靠摩擦力实现椎体夹杆的固定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容易带带来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复位器,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椎体夹杆的调节是通过手动拽或推实现开合,操作存在不便,同时单一地依靠摩擦力实现椎体夹杆的固定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容易带带来危险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复位器,包括外壳和一对铰接的椎体夹杆,所述外壳的左右内壁转动连接有杆体,所述杆体上设置有一对反向螺纹,所述杆体上固态套接有锥齿环,所述锥齿环的上侧啮合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的轴向上固定连接有连轴,且连轴向上穿出外壳,所述杆体的反向螺纹上均螺旋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供连接块间隙穿出滑槽,所述连接块的外端面自外向内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螺旋连接有螺栓,同时椎体夹杆间隙套接在螺栓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与杆体转动连接的轴承座,同时外壳上安装有与连轴转动连接的轴承座。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轴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旋钮,且旋钮外壁设置有凸楞。
更进一步地,所述椎体夹杆的上端均设置有与螺栓间隙套接的开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锥齿环设置在杆体的中段处。
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块间隙滑动在外壳内部。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凯,未经黄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58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化配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中教学可调节教学展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