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冷降温脱硝一体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48008.2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3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望;汪宏文;查道松;曾陶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联净化技术(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2 | 分类号: | F01N3/022;F01N3/05;F01N3/20;F01N11/00;F01N13/00;B01D53/94;B01D53/5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温 一体 反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冷降温脱硝一体反应装置,包括空冷降温装置、连接管组件和脱硝装置,脱硝装置包括箱体、白载体和催化模块,白载体设置于箱体内且位于靠近箱体的进气口端的一侧,催化模块设置于箱体内且位于靠近箱体的出气口端的一侧;空冷降温装置包括壳体、冷却机构、遮雨棚和冷凝水收集器,冷却机构设置于壳体内,冷凝水收集器设置于壳体的下方,遮雨棚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方;空冷降温装置与连接管组件的进口端连通,连接管组件的出口端与脱硝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同时解决尾气降温和脱硝,使温度达到适应催化剂的合适温度,相比其他装置可以节省空间,有效解决设备使用、安装空间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冷降温脱硝一体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机、引擎等设备在运行时都会产生高温尾气,其温度可达600度以上,传统一般只是通过消声器后就排放出去,此时的尾气温度还有400度左右,排出后的安全隐患很大,既可能烤坏植物,也可能毁坏财物,如碰到人体则会造成人身伤害事故。为此,人们在研究各种办法以尽量降低最后排出尾气的温度,但是,目前柴油机的排气管采用双层管道,排气管外加一层水套的方法进行处理,再通过冷却净化水箱进行降温。由于加水套的方式热交换率低,主要的降温压力交给冷却净化水箱,从而导致冷却净化水箱体积过大,加工和安装都很困难,这类降温装置由于结构设计常规,降温结构并不能使热气与冷空气充分、长时间接触及混合,导致降温效果不好,通常难以实现将尾气温度降到100度以下。
另外,国内市场在废气处理上诞生了很多尾气处理产品,尤其是在内燃机尾气的处理上由很多产品的诞生。内燃机尾气脱硝一般采用化学反应的方式,化学反应的同时,就必须有合适的反应温度,但是一般内燃机排放的尾气的温度都较高,会超过催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合适温度,不仅减少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增加了尾气处理的成本,其次,尾气进入脱硝装置内直接与催化层接触,导致催化层局部发生反应,长期使用后局部失效,导致不能对尾气进行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冷降温脱硝一体反应装置,该空冷降温脱硝一体反应装置能同时解决对内燃机尾气降温,使温度达到适应催化剂的合适温度,同时该一体反应装置相比其他装置可以节省空间,更适合在不同的项目使用,有效解决设备使用、安装空间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空冷降温脱硝一体反应装置,包括空冷降温装置、连接管组件和脱硝装置,所述脱硝装置包括箱体、白载体和催化模块,所述白载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白载体位于靠近箱体的进气口端的一侧,所述催化模块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催化模块位于靠近箱体的出气口端的一侧;更进一步的,所述白载体是主要以原滑石、粘土、氧化铝或长石中的一种为原料,以堇青石为主晶相的陶瓷载体。
所述空冷降温装置包括壳体、冷却机构、遮雨棚和冷凝水收集器,所述冷却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冷凝水收集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方,所述遮雨棚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空冷降温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连接管组件的进口端连通,所述连接管组件的出口端与所述脱硝装置的进口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组件包括螺纹连接管和测试管段,所述螺纹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空冷降温装置连通,所述螺纹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测试管段的一端连通,所述测试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脱硝装置连通,所述测试管段的上端面设有贯穿管壁的压力传感器、氮氧传感器、流量计、温度传感器和尿素喷枪,所述氮氧传感器、尿素喷枪、流量计、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依次沿气流走向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包括第一进气口扩张段、箱主体和第一排气口扩张段,所述第一进气口扩张段与所述箱主体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第一排气口扩张段与所述箱主体的出气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主体内设有模块固定架和若干固定滑槽,且所述固定滑槽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口扩张段的一侧,所述模块固定架位于所述固定滑槽的一侧,所述白载体套设在所述固定滑槽内,所述催化模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模块固定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联净化技术(东莞)有限公司,未经绿联净化技术(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480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震铣刀杆及其铣刀
- 下一篇:一种内燃机尾气硅氧烷处理及脱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