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粉尘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60785.1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3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马川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丰瑞联网络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宋萍 |
地址: | 23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报警 功能 粉尘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粉尘传感器,涉及粉尘传感器技术领域,为解决在检测数据超过正值时,粉尘传感器不能及时进行报警,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大气环境粉尘浓度多高,处于该环境下作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损伤的问题。所述传感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检测仓,且检测仓与传感器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检测仓的上方设置有比较触发器,且比较触发器与传感器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检测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与检测仓均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传感器壳体的下方设置有防滑支撑腿,所述传感器壳体的上方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比较触发器电性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粉尘传感器。
背景技术
粉尘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环境中的粉尘浓度,当前人们对生活工作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日益凸显。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光吸收、光散射、β射线、微电脑激光和交流静电感应原理;主要适用于各种研究机构,气象学,公众卫生学,工业劳动卫生工程学,大气污染研究等,粉尘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疾控中心、矿山冶金、化工制造、卫生监督、环境监测等。
目前,使用粉尘传感器可以检测周围大气环境中的粉尘浓度,在检测数据超过正值时,粉尘传感器不能及时进行报警,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大气环境粉尘浓度多高,处于该环境下作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损伤,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粉尘传感器来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粉尘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检测数据超过正值时,粉尘传感器不能及时进行报警,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大气环境粉尘浓度多高,处于该环境下作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损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粉尘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壳体,所述传感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检测仓,且检测仓与传感器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检测仓的上方设置有比较触发器,且比较触发器与传感器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检测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且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的一端均贯穿检测仓并延伸至检测仓的内部,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与检测仓均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传感器壳体的下方设置有防滑支撑腿,且防滑支撑腿与传感器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传感器壳体的上方设置有报警器,且报警器与传感器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报警器与比较触发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与检测仓的接触处均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与检测仓、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均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检测仓的一侧设置有风机,且风机与传感器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风机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导气管,且第二导气管的一端分别延伸至检测仓的内部和传感器壳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气管的一侧设置有吸盘,且吸盘与传感器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导气管的的一端延伸至吸盘的内部,且第二导气管与吸盘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外部设置有第三电磁阀,且第三电磁阀与第二导气管设置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检测仓的另一侧设置有储气罐,且储气罐与传感器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储气罐的上方设置有气泵,且气泵与传感器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气泵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导气管,且第一导气管的一端分别延伸至检测仓和储气罐的内部,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且第二电磁阀与第一导气管设置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排气管,且排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检测仓的内部,所述排气管与检测仓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排气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且第一电磁阀与排气管设置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活动门,活动门设置有两个,且活动门与传感器壳体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活动门的一侧均设置有拉手,且拉手与活动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活动门的上方设置有液晶显示屏和电源按钮,且液晶显示屏和电源按钮均与传感器壳体通过螺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丰瑞联网络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丰瑞联网络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607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交换机
- 下一篇:一种地基基坑排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