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41325.4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1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凤涛;仲辉;张磊;张茂辉;马玉丽;周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B35/02 | 分类号: | E01B35/02;G01B11/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杜丹丹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搭载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激光搭载测量装置,包括固定外壳、驱动把手、张紧滑动架、多个导向杆、复位件、激光器、滚轮,多个导向杆平行的连接在固定外壳内部,所述张紧滑动架的顶部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的连接在导向杆上,所述复位件套接在导向杆上,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张紧滑动架与固定外壳内部侧壁,驱动把手连接在固定外壳上,所述激光器安装在张紧滑动架的底部,与轨道侧壁契合的滚轮滚动的安装在张紧滑动架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该测量装置,可快速判断出轨道间距是否满足要求,并能够跟随搭载设备不间断的测量出一段轨道的间距,测量速度快、不漏点、测量结果更加全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测量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能够组合或拆卸的激光搭载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客运货运以及煤矿区的矿井轨道都有应用场景,那么安全问题就随之变成了企业和民众的关心热点。
由于列车体重量大,车次多,使得轨道长时间处于高负载和高冲击的状态,再加上路碴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多方面因素都会造成轨道轨距的变化,而轨道安全运行的其中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保证轨道轨距始终处于合理范围内。
如果轨距超出标准一定范围就需立即处理,否则会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严重则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在需要对两轨道之间距离进行测量的使用场景中,现阶段的技术手段是使用轨距测量尺,定点测量轨距,会出现漏点的现象,无法准确地检测每一段轨道距离值。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的两轨道测距方式无法获得准确的测量值。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包括固定外壳、驱动把手、张紧滑动架、多个导向杆、复位件、激光器、滚轮,多个导向杆平行的连接在固定外壳的内部,所述张紧滑动架的顶部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的连接在导向杆上,所述复位件套接在导向杆上,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张紧滑动架与固定外壳内部侧壁,能够驱动张紧滑动架水平移动的驱动把手连接在固定外壳上,所述激光器安装在张紧滑动架的底部,能够在测量时与轨道侧壁契合的滚轮能够滚动的安装在张紧滑动架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将至少两个本测量装置安装在需搭载的设备上(如小车),推动驱动把手,使其与张紧滑动架处于顶紧状态,并让滚轮接触到轨道的内侧壁上,后将驱动把手反向扳回,在复位件的作用下,本测量装置形成自适应状态,在自适应状态下,本测量装置的复位件使滚轮在与轨道侧面的接触中可以适应轨面的凹凸,本测量装置可跟着搭载的设备沿轨道行驶,同时安装在张紧滑动架上的激光器会根据发射-接受到激光的时间来判定相对两侧激光之间的距离,可以得出两轨道之间的距离以及整个车程的轨距变化。采用该测量装置,可快速判断出轨道间距是否满足要求,并能够跟随搭载设备不间断的测量出一段轨道的间距,测量速度快、不漏点、测量结果更加全面。
优选的,所述复位件为弹簧,弹簧套接在导向杆上,并位于张紧滑动架与固定外壳内侧面之间。
弹簧能够保持整个测量装置的自适应状态,保证滚轮始终与轨道内侧面贴合,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张紧滑动架为竖向放置的Z型折弯结构,所述张紧滑动架顶端的侧面为驱动面,所述驱动把手与驱动面接触连接,所述张紧滑动架顶端的另一侧面与复位件抵接,所述张紧滑动架顶端具有贯穿的孔,所述导向杆穿过孔并伸出,所述张紧滑动架的底端具有方型安装槽,所述滚轮安装在方型安装槽,所述滚轮的旋转中心轴为竖直方向。
优选的,所述张紧滑动架的中部具有减重槽,减重槽内设有多个贯穿的减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未经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13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