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装钉拉铆枪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45516.6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8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钛祺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10 | 分类号: | B21J15/10;B21J15/20;B21J15/28;B21J15/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94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钉拉铆枪 | ||
一种自动装钉拉铆枪,包括:拉铆机构、送钉装钉机构、传感机构和快换控制机构,其中:拉铆机构和送钉装钉机构固定连接且末端设有一体化封盖,快换控制机构分别与传感机构和一体化封盖相连并实现反馈控制。本装置通过结构设计创新优化,极大提升装钉系统集成度;并通过传感机构和快换控制机构进一步提高系统稳定可靠性;并通过传感机构和快换控制机构进一步提高稳定可靠性,且从用户角度出发着重了安全性设计,具有体积轻巧、自动装钉、收集钉杆、安全可靠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钣金行业,包装行业等流水线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铆接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自动装钉拉铆枪。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常见的自动装钉类拉铆枪,一般都采用常规拉铆枪和自动装钉机构分列绑定组成,装钉机构具有配件较多,加工装配复杂的特点,用连接件与普通铆枪绑定后,难以保证整个机构的精度,使拉铆作业的连续稳定性大打折扣。此外,传统分列机构由于活动件较多,不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8800741U,公开日2019-4-30,公开了一种具有集成送钉装钉机构的拉铆枪。由拉铆枪本体、驱动机构和装钉机构构成,但该现有技术结构复杂且集成化程度低,内部机械结构容易损坏难以长期可靠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自动装钉拉铆枪,通过结构设计创新优化,极大提升装钉系统集成度;并通过传感机构和快换控制机构进一步提高系统稳定可靠性;且从用户角度出发着重了安全性设计,具有体积轻巧、拆装方便,自动装钉、收集钉杆、安全可靠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拉铆机构、送钉装钉机构、传感机构和快换控制机构,其中:拉铆机构和送钉装钉机构固定连接且末端设有一体化封盖,快换控制机构分别与传感机构和一体化封盖相连并实现反馈控制。
所述的拉铆机构包括:拉铆油缸以及依次设置于其内部的排钉管、拉铆活塞和铆枪头以及设置于拉铆油缸外部的拉铆枪扳机和与拉铆油缸相连的铆枪进气管。
所述的送钉装钉机构包括:带有气缸杆的气缸、依次连接的轨迹滑道、送钉管、送钉弯管、第一送钉套管和第二送钉套管,其中:送钉管内以气缸杆为轴心设有轴向扭簧,该轴向扭簧的两端分别与送钉管和设置于送钉管的外部的接钉座相连。
所述的拉铆油缸和气缸优选为一体化结构且与一体化封盖相匹配。
所述的传感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拉铆机构上的油缸检测磁性开关以及设置于送钉装钉机构上的气缸检测磁性开关。
所述的快换控制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快换法兰、快换枪端插头、管路组、连接插件和控制器,其中:快换法兰分别与一体化封盖和快换枪端插头相连,连接插件分别与管路组和控制器相连。
本装置通过拉铆油缸完成拉铆动作后,检测开关通知集成控制箱完成送铆准备及送铆气缸前伸,检测到气缸前伸到位后铆枪驱动设备送钉,气缸回退装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爆炸示意图;
图3为送钉装钉机构示意图;
图4a至图4d为实施例拉铆示意图;
图5a至图5b为快换法兰示意图;
图6a至图6d为一体化封盖示意图;
图7为轨迹滑道示意图;
图8a至图8b为油缸及送钉装钉气缸示意图;
图9为快换机构示意图;
图10为集成控制箱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钛祺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钛祺五金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55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式水处理厂
- 下一篇:一种电缆外表面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