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荧光探伤废水一体化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6895.4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6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生炯;许晟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探伤 废水 一体化 处理 系统 | ||
1.一种荧光探伤废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混凝絮凝池(2)、湿式催化臭氧氧化池(4)、调节池(6)、投药系统(7)和滤液回收池(9),混凝絮凝池(2)设有进水管(3),混凝絮凝池(2)的出水端与沉淀池(1)的进水端连通,沉淀池(1)的出水端与氧化池(4)的进水端连接,湿式催化臭氧氧化池(4)的出水端设有出水管(5);调节池(6)与进水管(3)连接,调节池(6)至进水管(3)的连接管路上依次设有提升泵(12)和投药系统(7);沉淀池(1)的排泥管(1-4)连接有袋式过滤器(8),袋式过滤器(8)的滤液出口与滤液回收池(9)连接,滤液回收池(9)连接有增效泵(10),增效泵(10)的出水口与调节池(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探伤废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混凝絮凝池(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设有导流槽(2-2),进水管(3)与进水端的导流槽连接,出水端的导流槽与沉淀池(1)的进水端连通,混凝絮凝池(2)还设有搅拌器(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探伤废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池(1)采用斜板沉淀池,斜板沉淀池中上清液所在的澄清区(1-1)与湿式催化臭氧氧化池(4)的进水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荧光探伤废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斜板沉淀池的斜板倾角为60°,斜板间距为50mm,斜板沉淀池的泥斗(1-3)的倾角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探伤废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湿式催化臭氧氧化池(4)中从进水端至出水端间隔设有若干隔水板(4-4),若干所述隔水板(4-4)将湿式催化臭氧氧化池(4)中的流水路径分隔为上下的流动的蛇形路径;湿式催化臭氧氧化池(4)中,在相邻的隔水板(4-4)之间的区域以及隔水板(4-4)与湿式催化臭氧氧化池(4)池壁之间的区域均设有紫外催化设备(4-1);湿式催化臭氧氧化池(4)的底部均布有多个曝气装置(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荧光探伤废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臭氧发生器和风机,风机的进风口与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出口连接,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路与曝气装置(4-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荧光探伤废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湿式催化臭氧氧化池(4)的上部设有用于捕捉臭氧的捕集系统,捕集系统连接于臭氧催化塔,臭氧催化塔连接于排风系统,湿式催化臭氧氧化池(4)与臭氧催化塔底部通过输送管路连接,臭氧催化塔设有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68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黑匣子智能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