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件打磨机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50672.4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64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腾;吴金总;涂家福;林向春;朱益斌;肖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江学院;福建迅腾辉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0;B24B41/06;B24B47/22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程勇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打磨 机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打磨机台,包括基台,基台的左部安装有第一X轴移动模块,基台的右部安装有第二X轴移动模块,基台的上方安装有Y轴移动模块,Y轴移动模块上安装有Z轴移动模块;第一X轴移动模块上安装有打磨模块,打磨模块包括底板,底板固定在第一X轴移动模块上,底板上的左侧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第四驱动电机和从动轴,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带轮,从动轴上固定套设有从动带轮,从动带轮和主动带轮通过第四同步带传动,从动轴的头部固定有磨头;第二X轴移动模块上安装有工装治具;Z轴移动模块上安装有气动夹爪。自动从工装治具上夹取工件并移动到打磨模块处进行打磨;实现对工件的快速自动准确打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工件打磨机台。
背景技术
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打磨一般是手工作业,手工作业效率低、工作连续性差,工人经常需要休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件打磨机台,实现工件的自动打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一种工件打磨机台, 包括基台,所述基台的左部安装有第一X轴移动模块,所述基台的右部安装有第二X轴移动模块,所述基台的上方安装有Y轴移动模块,所述Y轴移动模块上安装有Z轴移动模块;所述第一X轴移动模块上安装有打磨模块,所述打磨模块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第一X轴移动模块上,所述底板上的左侧安装有U型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第四驱动电机和从动轴,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带轮,所述从动轴上固定套设有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和所述主动带轮通过第四同步带传动,所述从动轴的头部固定有磨头;所述第二X轴移动模块上安装有工装治具;所述Z轴移动模块上安装有气动夹爪。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X轴移动模块包括所述基台内的前部和后部安装的第一同步带轮,两个第一同步带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所述基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向凸部,所述导向凸部的左、右侧边均开设有通槽,所述导向凸部上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侧边、右侧边对称向内弯折分别伸入导向凸部的左侧和右侧的通槽内,所述第一同步带上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连接板的侧边连接,所述底板固定在第一X轴移动模块的连接板上;所述第二X轴移动模块的结构与所述第一X轴移动模块的结构相同;第一同步带轮由第一驱动电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Y轴移动模块包括所述基台的左侧和右侧对称设置的支撑柱,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内的左部和右部均安装有第二同步带轮,两个第二同步带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传动,所述横梁的前表面上、下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同步带的前表面固定有C型滑块,所述C型滑块的上、下侧边分别穿出横梁前表面上、下侧的第二滑槽,所述Z轴移动模块包括与C型滑块固定连接的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前表面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前表面的安装所述气动夹爪;第二同步带轮由第二驱动电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第三同步带轮,两个第三同步带轮上安装第三同步带,所述安装壳的左、右侧边的前部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升降板后表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限位滑块,两个限位滑块的头部分别穿入左侧和右侧的第一滑槽内,其中一个限位滑块连接有固定连接块,所述固定连接块固定在所述第三同步带的一侧面上,以实现所述升降板的竖直运动,所述第三同步带轮由第三驱动电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工装治具包括基盘,所述基盘上沿基盘的左右对称轴线等间距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基盘左部的上表面阵列设置有工装放置槽,所述基盘右部的上表面对称设置等同数量工装放置槽。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气动夹爪为双爪气动夹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江学院;福建迅腾辉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闽江学院;福建迅腾辉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50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