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粉煤灰加工的气箱脉冲袋式收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02948.4 | 申请日: | 2020-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5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郑雄豪;符发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蓝岛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4;B01D46/00;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71746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粉煤 加工 脉冲 收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煤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粉煤灰加工的气箱脉冲袋式收尘器,包括壳体,壳体顶部安有盖板,壳体左侧设有进风管,右侧设有排风管,壳体底部设有灰斗,灰斗底部设有排污管,壳体内部设有斜隔板,壳体前后内壁均设有多个固定板,相对应的两个固定板间连有通过锁紧螺钉锁紧固定的滤尘袋。该复合粉煤灰加工的气箱脉冲袋式收尘器,将壳体设置成开口式的,顶部设有通过螺栓螺母固定的盖板,在使用过程中,便于旋开螺栓螺母,将盖板取下,对壳体内部进行维护保养,同时滤尘袋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在固定板上,便于在其损坏或堵塞后将其拆卸进行更换清洁处理,防止其滤孔被堵塞,确保其过滤效果,提高收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煤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粉煤灰加工的气箱脉冲袋式收尘器。
背景技术
粉煤灰是指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粉煤灰不加处理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污染大气,同时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且粉煤灰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现有的多数燃煤电厂在燃煤时,都会采用收尘器进行收集,气箱脉冲袋式收尘器是一种常用的收尘器,现有的气箱脉冲袋式收尘器多呈整体式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其内部进行清洁,同时用于滤除粉煤灰的滤袋不便于拆卸更换,容易造成滤孔堵塞,影响其过滤效果,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复合粉煤灰加工的气箱脉冲袋式收尘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粉煤灰加工的气箱脉冲袋式收尘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粉煤灰加工的气箱脉冲袋式收尘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过滤室,所述壳体底部的四周边缘处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且分布均匀的支撑柱,所述壳体顶部安装有盖板,所述壳体左侧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风管,所述壳体右侧设有与其内核部相连通的排风管,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灰斗,所述灰斗底部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壳体内部靠近其左侧边缘处设有倾斜向下的斜隔板,所述壳体前后内壁位于斜隔板右侧均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且一一对应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侧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固定槽,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固定板上的固定槽之间连接有通过锁紧螺钉锁紧固定的滤尘袋,所述盖板底部位于每个所述滤尘袋右侧中间位置均安装有电磁脉冲阀。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紧密焊接在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外侧壁的顶部边缘处设有与其呈一体成型结构的连接凸边,所述盖板通过螺栓螺母锁紧固定在连接凸边上。
优选的,所述进风管紧密焊接在壳体上,且所述进风管外侧壁的末端边缘处设有与其呈一体成型结构的第一连接法兰。
优选的,所述排风管紧密焊接在壳体上,所述排风管外侧壁末端边缘处设有与其呈一体成型结构的第二连接法兰。
优选的,所述灰斗紧密焊接在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斜隔板前后两侧均紧密焊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线性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末端紧密焊接在壳体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紧密焊接在壳体上,所述固定板左侧开设有多个呈等间距线性分布且与固定槽相连通的连接孔,所述锁紧螺钉螺纹连接在连接孔中且其末端与滤尘袋相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复合粉煤灰加工的气箱脉冲袋式收尘器,将壳体设置成开口式的,顶部设有通过螺栓螺母锁紧固定的盖板,在使用过程中,便于旋开螺栓螺母,将盖板取下,对壳体内部进行维护保养,同时滤尘袋通过锁紧螺钉锁紧固定在固定板上,便于在其损坏或堵塞后将其拆卸进行更换清洁处理,防止其滤孔被堵塞,进而确保其过滤效果,提高收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蓝岛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南蓝岛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29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