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形成反射裂缝的沥青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00577.6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7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阳;王兆宇;赵宇;赵乾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E01C3/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杰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形成 反射 裂缝 沥青路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形成反射裂缝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基层和铺设于基层上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所述基层上表面向下切缝形成诱导缝,并在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诱导缝位置上方铺设聚酯玻纤布或抗裂贴作为抗裂层,以防止形成反射裂缝。本实用新型的沥青路面结构通过对基层切诱导缝,主动控制基层裂缝形成的位置,聚酯玻纤布和抗裂贴具有较大抗拉强度,能有效抵抗层间裂缝处拉应力,限制裂缝宽度发展,防止基层开裂后使沥青面层形成反射裂缝,同时聚酯玻纤布和抗裂贴还可以防止雨水下渗,减少基层水损害的可能性,从而达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城市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形成反射裂缝的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其平整、无接缝、噪声小、行车舒适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与之对应的路面基层结构常选用无机结合料半刚性基层或贫混凝土刚性基层。基层材料常在行车荷载、温缩或干缩的作用下,发生开裂,这种裂缝很容易扩展至沥青面层,使其产生应力集中并形成反射裂缝,造成路面早期病害,沥青面层开裂后,会导致雨水下渗,引起路面结构的进一步破坏,造成更严重龟裂、沉陷、坑槽等病害,甚至会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在道路建设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措施控制基层结构开裂并阻止其向沥青面层扩散导致反射裂缝,对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基层材料裂缝易扩展至沥青面层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形成反射裂缝的沥青路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止形成反射裂缝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基层和铺设于基层上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所述基层上表面向下切缝形成诱导缝,并在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诱导缝位置上方铺设抗裂层,以防止形成反射裂缝。
上述方案中,所述诱导缝中使用热沥青、聚氨酯类填缝料或硅酮类填缝料进行灌缝。
上述方案中,所述抗裂层为聚酯玻纤布或抗裂贴,所述聚酯玻纤布通过底涂热沥青的方式粘贴在所述基层上;所述抗裂贴具有自粘性,直接粘贴在所述基层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聚酯玻纤布宽度为1~1.5m,厚度为0.6~1.2mm,对称粘贴于诱导缝位置上方。
上述方案中,所述抗裂贴宽度为24cm、32cm、48cm或根据现场需求定制,厚度为2~3mm,对称粘贴于诱导缝位置上方。
上述方案中,所述聚酯玻纤布或抗裂贴底面平整,无气泡、裂纹、空洞和突起现象,在相应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无裂纹或黏结。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层为贫混凝土刚性基层,贫混凝土刚性基层的诱导缝间距为5.5~6.5m,切缝深度为贫混凝土刚性基层厚度的1/4~1/3,切缝宽度为1~3mm。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层为半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的诱导缝间距宜为6.5~7.5m,切缝深度为半刚性基层厚度的1/4~1/3,切缝宽度为1~3mm。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层为一层或多层,当设计为多层时,只对最上层基层切诱导缝。
上述方案中,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为一层或多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沥青路面结构通过对基层切诱导缝,主动控制基层裂缝形成的位置,聚酯玻纤布和抗裂贴具有较大抗拉强度,能有效抵抗层间裂缝处拉应力,限制裂缝宽度发展,防止基层开裂后使沥青面层形成反射裂缝,同时聚酯玻纤布和抗裂贴还可以防止雨水下渗,减少基层水损害的可能性,从而达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止形成反射裂缝的沥青路面结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05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货物贴码的托盘旋转机构
- 下一篇:一种织物加工用高效印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