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段自复位摇摆墙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07030.3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7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素裹;吴敏;范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98;E04H9/02;E04B1/61;E04B1/41;E04C5/12;E04C5/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陆帅;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段 复位 摇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段自复位摇摆墙,包括设在基础上的摇摆墙本体,摇摆墙本体由至少两层摇摆墙基体由下至上依次连接而成,摇摆墙基体上沿纵向预埋有若干预留孔道,基座上开设有与预留孔道相配合的通孔,预留孔道内穿设有预应力筋,预应力筋两端装有锚具,摇摆墙基体下端预埋钢棒,预埋钢棒下端由摇摆墙基体伸出,基础、除最顶层的摇摆墙基体外的其余摇摆墙基体的上侧面上均预埋有能与预埋钢棒插接的预埋钢帽,最下层的摇摆墙基体前后两侧与基础经耗能件连接,本摇摆墙采用分段式设计,单体尺寸小运输吊装方便,能减小整体结构的地震反应,有效地减小地震中摇摆墙墙体的内力,避免墙体受力较大处提前发生破坏丧失墙体的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段自复位摇摆墙。
背景技术
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是由一个或几个抗侧刚度大、底部跟基础铰接且有一定转动能力、侧边与主体结构连接的摇摆墙和主体框架组成。传统的框架结构在地震中常常出现薄弱层,产生层损伤机制;通过对框架结构附加抗侧刚度较大的摇摆墙来抑制薄弱层的产生,并限制框架的层间位移,使之趋于均匀,这有利于塑性铰在整个框架中均匀分散地发展,尤其是在梁端的发展。
但是现有的摇摆墙设计还存在如下缺点:摇摆墙通常采用整段墙体的设计,其受力类似一个竖向放置的简支梁,其墙体的内力较大,往往容易率先发生破坏、导致墙体的有效性丧失,从而失去了摇摆墙抗震耗能的作用;由于摇摆墙自身墙段抗侧刚度较大,设置摇摆墙后可使结构各层层间位移趋于均匀,但这也会导致在使用摇摆墙对既有框架结构进行加固时,原框架结构顶部楼层的层间位移变大,造成顶部楼层破坏严重的情况;由于整段摇摆墙增大了整体结构的抗侧刚度,造成地震中整体结构基底剪力提高、整体结构的地震反应增大;此外,由于摇摆墙墙体的特殊性,墙体往往需要提前预制,沿结构全高布置的整片墙体在预制及安装过程中会因墙体尺寸过大造成运输及吊装上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段自复位摇摆墙。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分段自复位摇摆墙,包括设置在基础上的摇摆墙本体,所述摇摆墙本体由至少两层摇摆墙基体由下至上依次连接而成,所述摇摆墙基体上沿纵向预埋有若干预留孔道,基座上开设有与预留孔道相配合的通孔,预留孔道内穿设有预应力筋,预应力筋上下两端均安装有锚具,上侧的锚具抵靠摇摆墙本体上侧面,下侧的锚具抵靠基础下侧面,所述摇摆墙基体下端内部预埋有竖置的预埋钢棒,预埋钢棒下端由摇摆墙基体伸出,除最顶层的摇摆墙基体外,其余摇摆墙基体的上侧面及基础上侧面上均预埋有能与预埋钢棒插接的预埋钢帽。
进一步的,最下层的摇摆墙基体前后两侧与基础经耗能件连接,所述耗能件包括竖置在摇摆墙基体下端外侧中部的若干根耗能钢棒,耗能钢棒上下端分别经锚固件与摇摆墙基体侧面、基础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摇摆墙基体下端的两个角部处设置有切角部,所述切角部处填充有高延性弹性材料。
进一步的,最下层的摇摆墙基体与基础之间设置有垫层,相邻的摇摆墙基体之间设置有垫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分段式设计,单体尺寸小运输及吊装方便,能减小整体结构的地震反应,有效降低结构的基底剪力,有效地减小地震中摇摆墙墙体的内力,避免墙体受力较大处提前发生破坏丧失墙体的有效性,使结构各层层间位移趋于均匀化分布,降低结构顶部楼层因布置整段摇摆墙增加的层间位移,避免结构顶部楼层破坏较严重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为分段自复位摇摆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础;2-摇摆墙基体;3-预留孔道;4-预应力筋;5-锚具;6-预埋钢棒;7-预埋钢帽;8-耗能钢棒;9-锚固件;10-切角部;11-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07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