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度相机模组限位固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15099.3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7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杜航;朱力;吕方璐;汪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光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894 | 分类号: | G01S17/894;G01S7/48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度 相机 模组 限位 固定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度相机模组限位固定机构,包括底板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端与所述底板的一侧端铰接,能够在扣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转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限位深度相机模组的外壳;所述限位板的另一侧端设置有多个顺次排列的点胶孔位;当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扣合位置时,所述点胶孔位位于所述限位块的上侧。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限位板的一侧端与底板的一侧端铰接,使得限位板能够在扣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转动,从而能够在扣合位置时对深度相机模组的外壳进行限位,便于通过限位板上点胶孔位对深度相机模组上的RGB相机模组、光投射模组以及光接收模组等部件的点胶固定,实现深度相机模组的快速装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度相机模组制造,具体地,涉及深度相机模组限位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消费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具有深度传感功能的深度相机日渐受到消费电子界的重视。目前比较成熟的深度测量方法是结构光方案和ToF技术。
ToF(time of flight)技术是一种从投射器发射测量光,并使测量光经过目标人脸反射回到接收器,从而能够根据测量光在此传播路程中的传播时间来获取物体到传感器的空间距离的3D成像技术。常用的ToF技术包括单点扫描投射方法和面光投射方法。
结构光三方案是基于光学三角法测量原理。光学投射器将一定模式的结构光投射于物体表面,在表面上形成由被测物体表面形状所调制的光条三维图像。该三维图像被另一位置的摄像机探测,从而获得光条二维畸变图像。光条的畸变程度取决于光学投射器与摄像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物体表面形廓(高度)。直观上,沿光条显示出的位移(或偏移)与物体表面高度成比例,扭结表示了平面的变化,不连续显示了表面的物理间隙。当光学投射器与摄像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一定时,由畸变的二维光条图像坐标便可重现物体表面三维形廓。
当对3D摄像头进行装配时,需要将激光投射模组、红外摄像头、RGB摄像头固定在摄像头外壳上通过点胶固定,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机构在点胶固定时对激光投射模组、红外摄像头、RGB摄像头以及摄像头外壳等进行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度相机模组限位固定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度相机模组限位固定机构,包括底板和限位板;
所述限位板的一侧端与所述底板的一侧端铰接,能够在扣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转动;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限位深度相机模组的外壳;
所述限位板的另一侧端设置有多个顺次排列的点胶孔位;
当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扣合位置时,所述点胶孔位位于所述限位块的上侧。
优选地,还包括转轴;所述底板的一侧端部设置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
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
所述限位板的一侧端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底板的一侧端铰接。
优选地,还包括扭力弹簧;
所述扭力弹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所述扭力弹簧一侧的支点抵接所述限位板,另一侧的支点抵接所述底板;
当所述限位板位于扣合位置时,所述扭力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限位板位于打开位置时,所述扭力弹簧处于复原状态。
优选地,所述限位板包括压板和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压板的一侧端,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座;
所述第三安装座套设在所述转轴,且能够沿所述转轴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光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光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15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破裂PE管
- 下一篇:一种用于岩土爆破的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