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激光焊接引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08701.0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4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莫足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时纬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044 | 分类号: | B23K26/044;B23K26/24;B23K26/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激光 焊接 引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激光焊接引导装置,涉及焊接引导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焊接机器人无法根据每个工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完美焊接的问题。一种机器人激光焊接引导装置,包括激光焊缝跟踪器;所述激光焊缝跟踪器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焊接把手的一端。激光焊缝跟踪器利用光学传播与成像原理,得到激光扫描区域内各个点的位置信息,激光焊缝跟踪器与焊接把手的连线方向与焊接方向为同向设计使得控制装置能够将激光焊缝跟踪器反馈的信号通过控制装置内部的程序算法完成对常见焊缝的在线实时检测,使得焊接把手始终处于理想位置,能够确保安全焊接和完美焊缝,对于复杂的焊件,可减少编程工作,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引导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激光焊接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焊接,也称作熔接、镕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目前在大批量焊接时多通过焊接机器人带动焊接装置对工件进行焊接,自动化程度高且能够节省劳动力的投入。
如申请号为:CN201920428513.0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钢筋网机器人焊接装置,包括焊接装置支架、焊接装置主体、焊接装置固定件和焊接件,焊接装置主体与焊接装置支架滑动连接,焊接装置固定件位于焊接装置支架上,焊接件与焊接装置主体相连;钢筋网通过焊接装置固定件固定在焊接装置支架上,焊接件完成对钢筋网的焊接。在本实施例中,焊接件为现有成熟技术设备,具有焊接功能的现有技术设备均可采用。钢筋网由圆柱体的钢筋构成,根据使用需求设定为特定的形状及结构,相邻圆柱体状钢筋之间通过焊接固连为一体结构。
现有的焊接机器人在焊接时只能按照固定的程序完成重复的焊接操作,无法根据每个工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完美焊接,适应性低,焊接时容易出现瑕疵或错误,使得焊接完成的工件不符合使用标准,实用性不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机器人激光焊接引导装置,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激光焊接引导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焊接机器人在焊接时只能按照固定的程序完成重复的焊接操作,无法根据每个工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完美焊接,适应性低,焊接时容易出现瑕疵或错误,使得焊接完成的工件不符合使用标准,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机器人激光焊接引导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机器人激光焊接引导装置,包括焊接机械臂,焊接平台,清枪器和激光焊缝跟踪器;所述焊接机械臂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工作平台顶面的中部,且焊接机械臂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焊接平台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工作平台顶面,且焊接平台位于焊接机械臂的两侧;所述清枪器通过螺丝拧接在工作平台顶面的一侧;所述激光焊缝跟踪器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焊接把手的一端;所述焊接把手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焊接机械臂的一端;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工作平台的一侧,且控制装置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焊缝跟踪器的内部设有激光发生器、光学传感器和中央处理器,且激光焊缝跟踪器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焊缝跟踪器与焊接把手的连线方向与焊接方向为同向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激光焊缝跟踪器使用线式激光发生器、光学传感器和中央处理器,利用光学传播与成像原理,得到激光扫描区域内各个点的位置信息,激光焊缝跟踪器与焊接把手的连线方向与焊接方向为同向设计使得控制装置能够将激光焊缝跟踪器反馈的信号通过控制装置内部的程序算法完成对常见焊缝的在线实时检测,使得焊接把手始终处于理想位置,能够确保安全焊接和完美焊缝,对于复杂的焊件,可减少编程工作,工作效率高,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时纬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十堰市时纬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8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田伴生气混烃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斜杆式基坑支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