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密金属管材内径修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37089.2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0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楚志兵;李玉贵;赵晓东;沈卫强;高虹;李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4B5/40 | 分类号: | B24B5/40;B24B27/00;B24B5/35;B24B55/06;B24B41/06;B24B47/12 |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程园园 |
| 地址: | 03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金属 管材 内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密金属管材内径修磨装置,包括有上料机构、压紧机构、修磨机构、集尘机构以及下料机构,压紧机构包括有主机架以及设置在主机架上的多个压下辊子,主机架上设置有多个旋转辊轴,旋转辊轴由第一电机以及第一皮带传动;主机架的一侧设置有修磨机架,修磨机架上设置有由皮带轮传动的进给皮带,进给皮带上固定设置有修磨座,修磨座上设置有多个修磨电机以及由修磨电机驱动的传动轴,传动轴末端设置有修磨头,修磨头用以对管材内径修磨;集尘机构设置在主机架远离修磨机架的一侧,集尘机构用以对修磨产生的碎屑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从上料‑运料‑修磨‑下料全自动处理、并可同时对多根管材进行修磨和自动清理碎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密金属管材内径修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发展,对无缝管材内外表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在管材生产过程中,管材内表面难免会有毛刺、划伤、内折皱等现象,这严重影响了管材的生产质量。因此,管材内修磨是生产加工管材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内修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工人手持式修磨头修模装置,因其结构原因导致修磨质量差、生产效率低、对较长管材内径修磨困难,且修磨过程中的碎屑、粉尘无法处理,这不仅污染环境,也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健康;第二种是采用管材表面进行酸洗技术,借助于酸与金属管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氢气泡的剥离作用来除去氧化物和锈蚀,这种方法使得管材表面质量不易控制、酸洗液中的氢过多地渗入管材会造成氢脆,从而影响管材的物理性能,同时也会涉及到环境的污染和废酸的排放问题。目前,虽已人们提出了管材内修磨机(如申请号:201820992018.8),但其结构简单、修磨时无法实现管材的固定以及存在修磨碎屑的处理和上下料等问题,无法真正运用到实际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高精密金属管材内径修磨装置,实现从上料-运料-修磨-下料全自动处理、并可同时对多根管材进行修磨和自动清理碎屑。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提供的一种高精密金属管材内径修磨装置,包括有上料机构、压紧机构、修磨机构、集尘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有主机架以及设置在主机架上的多个压下辊子,所述主机架上设置有多个旋转辊轴,所述压下辊子对应设置在相邻两个旋转辊轴的正上方,由压下油缸提供动力,所述压下辊子与其正下方的两个相邻旋转辊轴形成支撑管材的三个着力点,所述旋转辊轴由第一电机以及第一皮带传动;所述主机架的一侧设置有修磨机架,所述修磨机架上设置有由皮带轮传动的进给皮带,所述进给皮带上固定设置有修磨座,所述修磨座上设置有多个修磨电机以及由修磨电机驱动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末端设置有修磨头,所述修磨头用以对管材内径修磨;所述集尘机构设置在主机架远离修磨机架的一侧,所述集尘机构用以对修磨产生的碎屑进行处理。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尘机构包括有集尘器以及与集尘器连通的集尘管道,所述集尘管道对应待加工管材的中心设置,所述主机架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集尘液压缸,所述集尘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集尘管道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尘管道并排设置有多个,多个集尘管道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支撑板上对称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安装板底部两侧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安装板底端面中部设置有铰接支座,所述集尘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铰接支座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机架上设置有步进机构,所述步进机构用以实现从上料机构到压紧机构,从压紧机构到下料机构的管材的搬运,所述步进机构包括有步进电机以及多组连杆传动组件,所述连杆传动组件设置在相邻旋转辊轴之间的空位处,所述连杆传动组件包括有首尾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一曲柄、第二连杆、第二曲柄、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上端铰接在托盘上,所述托盘上对应管材设置有多个V型槽,所述第一曲柄、第二曲柄的中部铰接在机架上,所述第一连杆上转动连接有偏心轴,所述步进电机的连接轴上设置有多个转轴,所述转轴与各组连杆传动组件中的偏心轴传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370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