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镜装置及其汽车前照灯照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22857.2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9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成;胡世雄;李秀斌;陈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25 | 分类号: | F21S41/25;F21S41/692;F21W107/10;F21W102/135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镜 装置 及其 汽车 前照灯 照明 系统 | ||
1.一种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发光方向上依次排布的负透镜(501)、第一正透镜(502)、第二正透镜(503),
所述负透镜为高色散玻璃透镜;
所述第一正透镜(502)为低色散正透镜;
所述负透镜(501)的出光面紧贴于所述第一正透镜(502)的入光面,或与所述第一正透镜(502)的入光面具有一定距离;
所述第二正透镜(503)与所述第一正透镜(502)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
光线从负透镜(501)入光面进入,经由负透镜(501)与第一正透镜(502)折射后以减小色差,再经第二正透镜(503)投射出去;
所述负透镜(501)、第一正透镜(502)、第二正透镜(503)均设置于镜筒(6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透镜(501)的出光面和所述第一正透镜(502)的入光面的曲率相同或大致相同,和/或所述第二正透镜(503)的入光面的曲率小于出光面的曲率,和/或所述负透镜的出光面干胶合于所述第一正透镜的入光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透镜(502)的口径小于所述第二正透镜(503)的口径,和/或所述第一正透镜(502)的口径等于或大于所述负透镜(501)的口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600)腔体的入光端设有凸出结构(601),所述凸出结构(601)用于承托负透镜(501)并与所述腔体内壁形成限位结构,以限定负透镜(501)在腔体内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600)还包括隔圈(602),所述隔圈(602)位于第一正透镜(502)与第二正透镜(503)之间,并分别抵压第一正透镜(502)与第二正透镜(503)的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600)还包括压圈(603),所述压圈(60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腔体,并抵压于所述第二正透镜(503)的出光面边缘。
7.一种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发光方向上依次排布的第一正透镜(502)、负透镜(501)、第二正透镜(503),
所述第一正透镜(502)与所述负透镜(501)之间设有一定距离;
所述负透镜(501)为高色散玻璃透镜;
所述第二正透镜(503)为低色散正透镜;
所述负透镜(501)的出光面紧贴于所述第二正透镜(503)的入光面,或与所述第二正透镜(503)的入光面具有一定距离;
光线从第一正透镜(502)入光面进入,经由第一正透镜(502)投射到所述负透镜(501),再经负透镜(501)与第二正透镜(503)折射以减小色差投射出去;
所述第一正透镜(502)、负透镜(501)、第二正透镜(503)均设置于镜筒(600)内。
8.一种汽车前照灯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透镜装置、基板(100)、光源、反光杯、截止片(400),
所述光源安装于基板(100)上,所述光源发射出的光束投射到反光杯上,经反光杯反射后,经由所述透镜装置出射;
所述截止片(400)设置于反光杯和透镜装置之间,并可移入或移出光路,实现近光或远光照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28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