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间断热源储能动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10664.5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2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谢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松川爱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5/12 | 分类号: | F24D5/12;F24D3/18 |
代理公司: | 湖南稷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6 | 代理人: | 郭军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间断 热源 动力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间断热源储能动力装置,包括四通阀、不间断热源组、压缩机、用户端换热器,其中,四通阀包括位于同一侧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以及位于另一侧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不间断热源组包括空气源组合水源组,空气源组与水源组并联设置;压缩机包括与第二端口连接的进气口和与第三端口连接的排气口;用户端换热器与包括第三入口和第三出口,第三入口通过第二主管道与第四端口连接,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通过第三主管道与第三出口连接;第二主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不间断热源储能动力装置还包括与第一控制阀并联设置的储热器和与用户端换热器并联设置的第二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一种不间断热源储能动力装置具有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不间断热源储能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人民在天气寒冷的季节使用上了供暖系统,目前的供暖储能方式仍然普遍采用传统锅炉设备燃烧煤、油、汽等作为加热源,该种方式能源消耗大、效率低且对环境污染及其严重。当前,国家对环境和能源的重视以及人民对节能环保的意识不断增强,使用清洁能源供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储热技术在清洁能源的的使用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热源储能动力装置在储热技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的热泵系统通常采用空气源作为热源,但空气源受温度影响较大,当处于极端天气时,热泵系统的稳定性极差,同时,在极端天气情况下,热泵系统的容易结霜,热泵系统运行稳定性降低,整体效率较低。
为解决现有热泵系统运行稳定性降低,整体效率较低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不间断热源储能动力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不间断热源储能动力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热泵系统运行稳定性降低,整体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间断热源储能动力装置,包括:
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包括位于同一侧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以及位于另一侧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
不间断热源组,所述不间断热源组包括空气源组合水源组,所述空气源组与所述水源组并联设置,所述空气源组包括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水源组包括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通过第一主管道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的进气口和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的排气口;
用户端换热器,所述用户端换热器与包括第三入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三入口通过第二主管道与所述第四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通过第三主管道与所述第三出口连接;
不间断热源储能动力装置还包括储热器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主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储热器与所述第一控制阀并联设置,所述用户端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控制阀并联设置。
优选地,所述空气源组包括串联设置的空气源换热器和空气源控制阀,所述空气源换热器内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空气源换热器背离所述空气源控制阀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空气源控制阀背离所述空气源换热器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入口。
优选地,所述水源组包括串联设置的水源换热器和水源控制阀,所述水源换热器内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水源换热器背离所述水源控制阀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出口,所述水源控制阀背离所述水源换热器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入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均为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不间断热源储能动力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三主管道上。
优选地,所述不间断热源储能动力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四通阀、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以及所述空气源控制阀、所述水源控制阀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松川爱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松川爱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10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