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搭载红外线测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7839.7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1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山渐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G01K13/00;G01J5/00;G01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何浩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搭载 红外线 测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搭载红外线测温装置,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其包括无人机本体,以及与所述无人机无线通讯的移动控制终端,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红外测温仪,所述移动控制终端与所述红外测温仪电性连接,所述移动控制终端设置有用以显示红外测温仪测试结果的显示屏。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避免交叉感染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机搭载红外线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普通的民众出行过程中,现有情况通过人工对民众进行测试体温,以便能够尽早发现新冠感染人群,尽快消灭疫情。
但是,通过人工进行测温,存在交叉感染的现象,对工作人员和民众来说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搭载红外线测温装置,具有能够避免交叉感染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无人机搭载红外线测温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以及与所述无人机无线通讯的移动控制终端,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红外测温仪,所述移动控制终端与所述红外测温仪电性连接,所述移动控制终端设置有用以显示红外测温仪测试结果的显示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人机本体搭载红外测温仪,在空中即可对民众进行体温测量,无需工作人员靠近民众即可得到民众的体温,使得测体温更加的安全,从而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红外测温仪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红外测温仪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无人机本体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红外测温仪的设置,能够提高红外测温仪的检测范围,从而提高体温的测试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本体下表面设置安装壳体,所述无人机本体内设置有用以驱动所述安装壳体转动的第一马达,所述红外测温仪上下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安装壳体上设置有带动所述红外测温仪转动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马达的设置,能够带动红外测温仪圆周转动,便于提高了红外测温仪的测试范围,无需操作无人机本体,使得操作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红外测温仪内的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安装壳体上设置有内圈与所述主动轮相啮合的齿轮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红外测温仪需要上下转动时,驱动第二马达,在第二马达的带动下,实现红外测温仪上下转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测温仪包括用于测温的测温部和用于设置第二马达的安装部,所述测温部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温部可拆卸安装在安装部上,能够在便于在测温部损坏时对测温部进行更换,无需对整个红线测温仪进行更换,避免了不必要的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部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的设置,能够减少测温部与无人机本体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从而避免测温部与无人机本体多次碰撞导致无人机本体的损坏。
综上,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无人机本体搭载红外测温仪,在空中即可对民众进行体温测量,无需工作人员靠近民众即可得到民众的体温,使得测体温更加的安全,从而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2.若干红外测温仪的设置,能够提高红外测温仪的检测范围,从而提高体温的测试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山渐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山渐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78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