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酸缓释的口服益生菌晶球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8615.8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3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廖思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胜药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35 | 分类号: | A23L33/135;A23L29/00;A23L29/20;A23L29/30;A23P2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张德斌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义县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酸缓释 口服 益生菌晶球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酸缓释的口服益生菌晶球结构,其主要包括一含益生菌的核芯、包覆于所述核芯外的保护层、包覆于所述保护层外的缓释层、包覆于所述缓释层外的抗胆盐胰液层、包覆于所述抗胆盐胰液层外的抗酸层、以及包覆于所述抗酸层外的隔离层。由此,利用保护层可提供益生菌养分,并延长与维持益生菌活性,又所述缓释层可提供益生菌核芯缓慢释放功效,所述抗胆盐胰液层则可提供益生菌核芯与外界隔绝,并有耐胆盐及胰液等效果,另抗酸层可保护益生菌不遭受胃酸破坏,以提高益生菌于肠胃道中的存活率及可利用度,而隔离层则可提供晶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保护,据此多层包覆结构,达到有效提高益生菌于肠道存活比例与可利用性等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抗酸缓释的口服益生菌晶球结构,尤指一种通过多层包覆结构而产生良好的环境耐受性与安定性,且于消化道中具有耐酸、耐胆盐及胰液等功效,并可以低成本量产的口服益生菌晶球结构。
背景技术
自从190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俄国微生物学家迈克尼可夫(Elie Metchnikoff)的研究确认乳酸菌的保健效果,越来越多的益生菌功效与研究也随后陆续被发表与证实,口服摄入益生菌来维持肠道菌丛菌相,对人体健康有相当大的正面效果。
然而对于绝大部分的益生菌而言,普遍存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导致益生菌安定性不佳,产品储存期短,不耐久存。又经口服用后,易受到消化道中胃酸、胆盐及胰液等的破坏失活,无法有效发挥其理想功效。故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坊间市售产品多以益生菌包埋技术处理,然为了最终产品制作,益生菌于包埋冻干后仍需进行粉碎或过筛加工,但也因此破坏了包埋结构完整性,对于益生菌保护状态并不完全。
另目前亦有开发芽孢式菌株,虽芽孢式益生菌有良好的环境耐受性,但受到可产孢的益生菌种限制,无法普遍运用于所有益生菌菌种。此外,运用微胶囊化包埋晶球与滴丸(无缝胶囊)产品,虽也可达良好安定性与耐酸、耐胆盐特点,但其产品工艺技术与制造机械独特,且有制造成本昂贵等缺失。
因此,本发明人鉴于现有益生菌产品于制造、使用等缺失,乃研发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921374033.7号的“口服益生菌的多层包覆晶球结构”,其主要是于含益生菌的核芯外逐层包覆有隔离层、抗酸控释层及保护层;然,该晶球结构其各层体的配置较为粗略,经实验测试后发现其各层体的成分于消化系统中,在未到达适合其释放的位置即已释放或溶解破坏,以致功效无法有效发挥,而造成其核芯的益生菌难以为人体肠道吸收缺失,于是,本发明人乃通过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进一步研创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抗酸缓释的口服益生菌晶球结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通过多层包覆结构而产生良好的环境耐受性与安定性,且于消化道中具有耐酸、耐胆盐及胰液等功效,并可以低成本量产的口服益生菌晶球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实施目的,本发明人乃研拟如下抗酸缓释的口服益生菌晶球结构,该口服益生菌晶球结构包括一含益生菌的核芯、包覆于所述核芯外的一保护层、包覆于所述保护层外的一缓释层、包覆于所述缓释层外的一抗胆盐胰液层、包覆于所述抗胆盐胰液层外的一抗酸层、以及包覆于所述抗酸层外的一隔离层,所述含益生菌的核芯形成为一球型核芯。
如上所述的抗酸缓释的口服益生菌晶球结构,优选地,所述含益生菌的核芯的成分包括有海藻糖、乳糖、蔗糖、菊糖、无水葡萄糖、麦芽糊精、甘露糖醇、山梨糖醇、木醣醇、赤藻醣醇、淀粉及纤维素其中之一。
如上所述的抗酸缓释的口服益生菌晶球结构,优选地,所述保护层的成分包括有果寡糖、木寡糖、异麦芽寡糖、半乳寡糖、棉仔糖及低聚糖其中之一。
如上所述的抗酸缓释的口服益生菌晶球结构,优选地,所述缓释层的成分包括有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甲基丙烯酸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及乙基纤维素其中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胜药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胜药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86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外行军急救用便携式呼吸器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带压应急堵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