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柱位置防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4865.6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5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少杰;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时代云驰交通工具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萃智邦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1 | 代理人: | 竺栋;舒梦来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位置 结构 | ||
该实用新型涉及汽车A柱开发及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柱位置防撞结构。包括A柱上加强板和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外板安装在A柱上加强板的外侧,所述A柱上加强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两组凹槽式的结构筋,所述结构筋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顶端向下延伸,所述两组结构筋内分别设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为空心的U形管,且在其转角部分倒有圆角,所述U形管的两侧分别位于A柱上加强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结构筋内,且和结构筋之间固定连接。本技术方案用以解决车辆在发生侧面碰撞的时候,A柱发生的形变量大,对车内人员的安全空间进行挤压,严重影响到车内人员乘车安全的问题。
技术领域
该实用新型涉及汽车A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柱位置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人们的代步工具,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些年得到大范围的普及。而在汽车的研发设计中,安全性的设计需求受到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高度重视。在汽车发生碰撞,尤其是侧向发生碰撞的时候,侧围会发生形变,侧围的侵入量过大,侧围的侵入速度过大都关系到人体大腿、 小腿、臀部伤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NCAP等安全测试来评价安全性能等级的一项考核项。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升侧围外板的碰撞能力和减小其形变量,通常是在A柱上加强板内焊接高强板,高强板能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上述的目的,但是高强板的成本较高,且随着人们对安全 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碰撞法规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当A柱作为碰撞发生的直接作用位置的时候,此方式往往达所取得的安全效果往往达不到人们的预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柱位置防撞结构,用以解决车辆在发生侧面碰撞的时候,侧围外板发生的形变量大,对车内人员的安全空间进行挤压,严重影响到车内人员乘车安全的问题,以及现有技术中使用焊接高强板的方式减小侧围外板侵入量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A柱上加强板和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外板安装在A柱上加强板的外侧,所述A柱上加强板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位于底部的底面,所述A柱上加强板采用冲压工艺得到,所述A柱上加强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两组凹槽式的结构筋,所述结构筋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顶端向下延伸,所述两组结构筋内分别设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为空心的 U形管,且在其转角部分倒有圆角,所述U形管的两侧分别位于A柱上加强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结构筋内,且和结构筋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U形管的材质为空心的Q235钢管,且在Q235钢管的拐角处倒有圆角,其有益之处在于:Q235钢管的成本低廉,且强度和刚度较大,能满足碰撞时减小A柱形变量的要求,在拐角处倒圆角的目的在于,倒圆角可以消除应力集中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Q235钢管的直径不小于24mm,且其厚度不小于1.5mm,其有益之处在于:Q235钢管拥有足够的直径和厚度才能满足碰撞时对冲击力载荷的要求。
进一步,所述Q235钢管的两端与结构筋之间采用二保焊焊接,其有益之处在于:采用二保焊将Q235钢管焊接在凹槽行驶的结构筋内,可保证钢管和结构筋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其不易在碰撞时发生脱落。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与A柱上加强板的底面之间均留有间隙,且间隙的宽度在6.5mm-10mm之间,其有益之处在于:留有间隙的目的是涂装液通道,使涂装液在A柱加强板之间能只有流动,不影响涂装效果。
进一步,所述间隙内设有用于吸能和减震的减震橡胶,所述减震橡胶和A柱上加强板的底面之间固定连接,且与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A柱上加强板之间紧密接触,其有益之处在于:减震橡胶在和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A柱上加强板之间紧密接触的同时,减震橡胶的在设计形状上留有涂装液经过的通道,不影响涂装效果,且在发生碰撞的时候,减震橡胶还能起到吸能的作用,进一步减小外力对A柱的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时代云驰交通工具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时代云驰交通工具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48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用循环冷却装置
- 下一篇:安装联动门铰链的专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