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内胎轮辐直径扩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1222.6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2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马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日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3/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温洁;张辉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胎 轮辐 直径 扩张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内胎轮辐直径扩张模具,包括上模、辅助工装和下模,上模包括若干模瓣、用于驱动若干模瓣沿径向扩张的椎体以及用于驱动椎体上下活动的压模组件,若干模瓣安装在压模组件的底部并沿着椎体的周向均匀布设,辅助工装包括垫块盘、垂直穿过垫块盘并与其滑动连接的连接杆以及固设在垫块盘底部的垫高环,垫块盘的上表面与若干模瓣的下表面相贴合,连接杆的上端部与压模组件固定连接,下端部固设有限位端头,垫高环固设在垫块盘底部,下模包括垫板以及设在垫板顶部的轮辐中孔定位盘。本实用新型利用轮辋扩张模具的上模并结合辅助工装和下模制作成轮辐扩张模具,无需制作独立专用的轮辐扩张模具,可适用多种直径的轮辐扩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辐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内胎轮辐直径扩张模具。
背景技术
无内胎钢圈由无内胎轮辋与轮辐通过过盈配合后焊接制成,工艺上过盈量一般为0.3~0.4mm。轮辋通过扩口和三道滚压成形后扩张定外形和直径,因为材料性能差异、设备及模具状态的微小波动,所以成形过称经常需要调节,调节后,轮辋内径会出现小范围的波动。轮辐则经过旋压、冲孔、车削而成,轮辐外径一般按照待配轮辋配合处内径加上过盈量来车削。实际生产组织较难保证每批轮辋有合适外径的轮辐与之匹配的数量丝毫不差,同时,轮辐车削加工中也常会出现尺寸偏差,这是行业的普遍现状。轮辐外径偏大的可以重新改车小,而轮辐外径偏小的经过扩张以正常使用。
现有的轮辐在需要扩张时,一般都是通过独立专用的轮辐扩张模具来实现,成本高,且现有的轮辐扩张模具大多操作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适用的轮辐直径固定或可变范围小。所以需要设计一款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并可适用多种不同直径轮辐扩张的轮辐扩张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并可适用多种不同直径轮辐扩张的无内胎轮辐直径扩张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内胎轮辐直径扩张模具,包括上模、辅助工装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包括若干模瓣、用于驱动所述若干模瓣沿径向扩张的椎体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椎体上下活动的压模组件。所述的若干模瓣安装在所述压模组件的底部并沿着所述椎体的周向均匀布设。所述的辅助工装包括垫块盘、垂直穿过所述垫块盘并与其滑动连接的连接杆以及固设在垫块盘底部的垫高环。所述垫块盘的上表面与若干模瓣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部与所述压模组件固定连接,下端部固设有限位端头,所述的垫高环固设在垫块盘底部。所述的下模包括垫板以及设在垫板顶部的轮辐中孔定位盘。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模组件包括模板、固定板、花盘和椎体导向件。所述的模板、固定板和花盘安装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的模板和固定板之间通过若干弹簧和导向柱连接,所述的花盘安装在固定板底部,所述的模瓣通过滑块安装在所述花盘底部。所述压模组件的中心处开设有完全贯穿所述固定板的通槽,所述椎体导向件的一端与所述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设在所述通槽内,所述椎体的顶部与所述椎体导向件连接。
其中,所述的椎体导向件包括椎体导向座和椎体固定螺母,所述椎体导向座的一端与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通槽滑动连接。椎体导向座的底部开设有容置槽,所述椎体固定螺母的一端与椎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容置槽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椎体固定螺母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螺纹孔,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部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部穿过所述椎体并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螺纹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模瓣的横截面形状为扇形,模瓣的数量为8~12个。
优选地,所述垫高环的高度为48~55mm。
进一步地,所述垫块盘的中心处开设有一通孔,垫块盘顶部在所述通孔的正上方焊接固定有一导向环,所述导向环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杆穿过的导向孔,所述的限位端头位于所述导向环下方,限位端头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导向孔的横截面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日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日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12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级氨水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园林草皮养护用抽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