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杂散光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5720.4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3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于醒;林晏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G01M1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许春晓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光 检测 装置 | ||
一种杂散光检测装置,用于对待检测摄像头进行杂散光检测,所述杂散光检测装置包括:具有一固定位的固定座、朝向所述固定座设置的顶盖、设于所述顶盖上的多个通孔、设于所述通孔内的光源以及与多个所述光源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固定位用于支撑所述摄像头,多个所述光源用于朝向所述固定位发射光线,所述顶盖为背向所述固定座凸起的部分球面,所述控制器能够同时控制多个所述光源打开或关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杂散光检测装置通过多角度光照、多角度拍摄图像来检测摄像头的杂散光现象;固定的固定座、固定的顶盖以及固定的光源,使成像更稳定,测量过程中自动对准,检测精度高,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杂散光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杂散光在光学镜头行业中是指镜头拍出的图片有闪光区,导致图片有一片白色的盲区,图片不清晰。针对上述现象,在光学镜头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测定出对成像效果存在肉眼可见影响的杂散光,从而基于测定结果对光学镜头的结构或者光学镜片的镀膜进行调整,以消除这部分杂散光,优化光学镜头的成像效果。
目前,光学镜头产品杂散光测试,一般是采用两个三脚架分别固定光源和治具,将待检测光学镜头固定于治具上,通过人工对准待检测的光学镜头和光源并进行拍摄,观察是否有杂散光产生。拍摄完一个角度后,需要手动移动光源来调整到下一个拍摄角度。然而,每次人工对准待检测光学镜头和光源时,对准精度低且耗时长,从而降低了检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有利于在测量过程中自动对准,检测精度高,效率高的杂散光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杂散光检测装置,用于对待检测摄像头进行杂散光检测,所述杂散光检测装置包括:具有一固定位的固定座、朝向所述固定座设置的顶盖、设于所述顶盖上的多个通孔、设于所述通孔内的光源以及与多个所述光源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固定位用于支撑所述摄像头,多个所述光源用于朝向所述固定位发射光线,所述顶盖为背向所述固定座凸起的部分球面,所述控制器能够同时控制多个所述光源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多个所述通孔形成多个经过所述半球面的顶点的半环,位于同一半环上的相邻的两所述通孔之间的夹角相同。
进一步,位于所述顶盖不同等高线上的所述通孔的数目相同,位于同一等高线上相邻的两所述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所述夹角为5°。
进一步,所述固定位与所述顶盖的球心重合,所述固定位与每一所述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所述顶盖的顶点至所述顶盖的边缘之间的夹角为30°~90°。
进一步,位于同一半环上的相邻的两所述通孔之间的夹角为85°。
进一步,所述光源为点光源。
进一步,所述顶盖的表面设有光阱涂层。
进一步,所述固定位设有一磁吸装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杂散光检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装置通过多角度光照、多角度拍摄图像来检测摄像头的杂散光现象。
2.固定的固定座、固定的顶盖以及固定角度的光源,使成像更稳定,测量过程中自动对准,检测精度高。
3.通过一个控制器可以控制同一视场内所有角度的光源同时点亮或关闭,一次点亮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方向,效率高。
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定制多种尺寸的顶盖来满足不同的检测距离的需求。
5.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6.固定位上设置磁吸装置,使待检测摄像头固定的更稳定,而且取放更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三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57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大数据设备的防震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自开式晶硅烧结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