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底部防雷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1966.4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7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宋喜俊;王建军;杨阳;郭晓燕;李晓艳;吕俊;徐东;高文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北方嘉瑞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7/04 | 分类号: | F41H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底部 防雷 | ||
1.一种车辆底部防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的车体钢板(1),所述车体钢板的下面设置有第一封装层(2),所述第一封装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一吸能缓冲层(3),所述第一吸能缓冲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一铝板层(4),所述第一铝板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二吸能缓冲层(5),所述第二吸能缓冲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二铝板层(6),所述第二铝板层的下面设置有聚乙烯复合层(7),所述聚乙烯复合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二封装层(8),所述第二铝板层的侧沿设置有连接端(9),所述第二封装层上设置有接缝加强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防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层(2)与第二封装层(8)为聚脲涂层,所述第一吸能缓冲层(3)以及第二吸能缓冲层(5)为气凝胶,所述聚乙烯复合层(7)为聚乙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防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钢板(1)为8毫米,所述第一封装层(2)为2毫米,所述第一吸能缓冲层(3)为20毫米,所述第一铝板层(4)为15毫米,所述第二吸能缓冲层(5)为24毫米,所述第二铝板层(6)为20毫米,所述聚乙烯复合层(7)为20毫米,所述第二封装层(8)为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防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钢板(1)为8毫米,所述第一封装层(2)为2毫米,所述第一吸能缓冲层(3)为25毫米,所述第一铝板层(4)为20毫米,所述第二吸能缓冲层(5)为30毫米,所述第二铝板层(6)为25毫米,所述聚乙烯复合层(7)为30毫米,所述第二封装层(8)为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防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层(2)、所述第一吸能缓冲层(3)、所述第一铝板层(4)、第二吸能缓冲层(5)、第二铝板层(6)、聚乙烯复合层(7)之间依次通过聚氨酯胶粘剂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防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加强板(10)通过螺钉由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封装层(8)至所述车体钢板(1)之间各层的厚度固定在所述第二封装层(8)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防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加强板(10)至少两个固定在所述第二封装层(8)上,所述连接端(9)与所述第二铝板层(6)为一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北方嘉瑞防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包头北方嘉瑞防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19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自动化机床用夹持装置
- 下一篇:顶升旋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