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移动CT多功能救护车的急救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92601.6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6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浩诺优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G3/00 | 分类号: | A61G3/00;A61B6/03;A61M16/00;A61N1/39;A61B90/98;A61B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田甜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ct 多功能 救护车 急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CT多功能救护车的急救系统,包括救治指挥平台、移动救援子系统,所述移动救援子系统包括救护车本体、均置于救护车本体内的CT机、定位装置、呼吸机、心脏起搏除颤器、监护仪和用于与救治指挥平台进行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所述CT机、定位装置、呼吸机、心脏起搏除颤器、监护仪和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均连接在第一控制器上,所述救护车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层防辐射层;还包括用于记录患者信息和就诊信息的手环,所述手环包括佩戴环、置于佩戴环上的第二控制器、存储器和用于与救治指挥平台进行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其可节约急救时间,保障病患抢救黄金时间效果,增加病人生存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急救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移动CT多功能救护车的急救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救护车的内部比较宽敞,使救护人员有足够的空间去往医院的途中对患者进行救护处理。现代救护车内还携带了大量的绷带和外敷用品,可以帮助止血、清洗伤口、预防感染。车上还带着夹板和支架用来固定病人折断的肢体,并避免病人颈部和脊椎的伤害加重;车上也备有氧气、便携式呼吸机和心脏起搏除颤器等,还带有病人监护仪,可以在前往急诊室的路上监测患者的脉搏和呼吸。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时间快,必须进行及时救助,否者危及生命安全。如何提高急性病患者譬如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及时救治,是值得研究的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移动CT多功能救护车的急救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移动CT多功能救护车的急救系统,包括救治指挥平台、移动救援子系统,所述移动救援子系统包括救护车本体、均置于救护车本体内的CT机、定位装置、呼吸机、心脏起搏除颤器、监护仪和用于与救治指挥平台进行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所述CT机、定位装置、呼吸机、心脏起搏除颤器、监护仪和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均连接在第一控制器上,所述救护车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层防辐射层;
还包括用于记录患者信息和就诊信息的手环,所述手环包括佩戴环、置于佩戴环上的第二控制器、存储器和用于与救治指挥平台进行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
本方案将CT机置于救护车内,为了解急性病患者譬如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脑部情况提供基础,防辐射层可减小或避免CT机运行时对外部的辐射,增强操作安全性。救护车本体内的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直接与救治指挥平台进行通信,让诊断医生实时掌握患者状态,同时可在医院内对急救车抢救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指导,提前做好入院准备,在患者入院后直接进入治疗状态,最大程度上提高急救车抢救质量,节约急救时间,保障病患抢救黄金时间效果,增加病人生存率,使得“上车即入院”模式成为城市急救的新模式、新标杆;另一方面,可为医生跟车预检评估在病人到达医院前,初步预评分及分诊,实时回传,并通过移动端比如手机或PAD完成移动挂号、病情评估、医嘱下发提供硬件基础,实现真正的“上车即入院”。在急救系统中加入手环,手环记录患者信息和就诊信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直接与救治指挥平台进行通信,记录患者病史采集、病情评估、体液采集、医学检验检查与关键救治技术实施等全流程起止时间节点,规避人为因素的干扰,与救治指挥平台无缝对接,形成专有的卒中救治全流程时间轴,为实现AIS 患者绿色通道救治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特殊病人的一键求救和安全管控,所述第二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报警按键。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远程救治指导、救治过程记录,所述救护车本体内设置有与第一控制器信号连接的影像采集装置和语音采集器。
进一步的,实现远程救治指导,视频信息的流畅度至关重要,第一无线通信装置采用5G模块,基于5G技术进行视频传送,可避免视频实信息卡顿,保证远程指导的及时性和可靠性,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浩诺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浩诺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92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全自动消化炉的透窗消化管架
- 下一篇:一种陶瓷注浆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