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凿岩台车多钻杆钻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78414.5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5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渝交重工机械有限公司;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19/10;E21B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谢建华 |
地址: | 402247 重庆市江津区双***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凿岩 台车 钻杆 钻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凿岩台车多钻杆钻孔系统,包括推进梁,所述推进梁的侧边固定有两个持钎机构,两个所述持钎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持钎器一和持钎器二,所述持钎器一和持钎器二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提供动力的摆动油缸,所述摆动油缸的一端与持钎器一连接,另一端上安装有与所述持钎器二连接的连接轴,所述持钎器一与持钎器二在安装板上做水平状的移动,且两者与推进梁呈互相垂直状,所述推进梁的底端设置有夹钎机构;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具有通用性,适用于不同型号钻机,同规格推进梁完全通用,且加装方便;具有高效性,在使用快速钻杆的情况下加装钻杆仅需2‑3分钟即可完成;较传统人工加装钻杆10‑15分钟节约时间80%左右;对于工地要求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钻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凿岩台车多钻杆钻孔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隧道施工工程中长会遇到需打深孔的情况。无论是工艺要求的炮孔还是大深度探测孔或是在打锚杆孔时,在作业过程中都需要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加装钻杆。
在传统施工中常采用人工加装钻杆的方式进行作业,即每次钻进作业时钻进到第一根钻杆允许钻进最大深度后必须停机进行人工加装钻杆作业,以单臂钻机钻用3.7米钻杆配备用3.05米钻杆钻5米深孔为例,当钻孔深度达到3.5米左右是需停机进行加装钻杆作业,整个作业时间需要10-15分钟,因单臂钻无吊篮臂等登高作业设备,在加装钻杆作业时需额外提供登高作业平台,延长了加装钻杆的作业时间,同时在人工加装钻杆时需要两人协同作业才能完成,因此人工更换钻杆效率低,成本大,多人同时操作在隧道里面不安全,单孔钻进作业时有效利用时间极低,实际使用中存在较大的不足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凿岩台车多钻杆钻孔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传统施工中常采用人工加装钻杆的方式进行作业,即每次钻进作业时钻进到第一根钻杆允许钻进最大深度后必须停机进行人工加装钻杆作业,因单臂钻无吊篮臂等登高作业设备,在加装钻杆作业时需额外提供登高作业平台,延长了加装钻杆的作业时间,同时在人工加装钻杆时需要两人协同作业才能完成,因此人工更换钻杆效率低,成本大,多人同时操作在隧道里面不安全,单孔钻进作业时有效利用时间极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凿岩台车多钻杆钻孔系统,包括推进梁,所述推进梁的侧边固定有两个持钎机构,两个所述持钎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持钎器一和持钎器二,所述持钎器一和持钎器二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提供动力的摆动油缸,所述摆动油缸的一端与持钎器一连接,另一端上安装有与所述持钎器二连接的连接轴。
优选的,所述持钎器一与持钎器二在安装板上做水平状的移动,且两者与推进梁呈互相垂直状。
优选的,所述推进梁的底端设置有夹钎机构,所述夹钎机构为两个对称且可相互闭合的夹钎器构成,所述夹钎器的横截面呈“Z”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推进梁的底端固定有耐磨橡胶顶头,所述耐磨橡胶顶头橡胶材质构件。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车体无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具有通用性,适用于不同型号钻机,同规格推进梁完全通用,且加装方便;
2、具有高效性,在使用快速钻杆的情况下加装钻杆仅需2-3分钟即可完成。较传统人工加装钻杆10-15分钟节约时间80%左右;
3、对于工地要求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推进梁;2、持钎器一;3、摆动油缸;4、连接轴;5、持钎器二;6、夹钎器;7、耐磨橡胶顶头;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渝交重工机械有限公司;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未经重庆渝交重工机械有限公司;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784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