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向盘减振系统和方向盘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8509.2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2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夏奶志;耿静泽;王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汽车智能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1 | 分类号: | B62D1/11;B60R21/203;B60Q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向盘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向盘以及一种方向盘减振系统,其包括安全气囊模块和按响装置,所述安全气囊模块包括气囊门盖和第一壳体部件以及充气机,所述按响装置包括第二壳体部件和按响弹簧,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构造成用于固定地安装至方向盘主体。所述方向盘减振系统包括安装至第二壳体部件的弹性体和保护部件,所述弹性体构造成用于将方向盘主体的振动传递至安全气囊模块。所述弹性体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削弱弹性体的刚度的削弱部,所述削弱部构造成用于降低方向盘减振系统的固有频率。所述方向盘减振系统具有补偿凸块,其构造成用于补偿安全气囊模块外轮廓尺寸。该方向盘减振系统可以在降低固有振动频率方面改进,同时保证安全气囊和按响装置功能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方向盘减振系统以及一种具有这样的方向盘减振系统的方向盘。
背景技术
方向盘在现代的车辆中被广泛地采用,用于提供转向功能。典型地,方向盘可以包括安全气囊模块和用于车辆喇叭的按响装置,它们可以安装在方向盘的中央。车辆在行驶时可能产生振动,例如由于车辆的发动机的怠速运转、由于路面的不平、由于车辆的轮胎变形过程等各种因素。车辆的振动可以传递到方向盘上。在方向盘上的振动可能影响车辆的驾驶员的舒适性。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一些方向盘减振系统,其包括弹性体作为弹簧元件,并且包括安全气囊模块作为振动质量块,所述弹性体构造成用于将方向盘主体的振动传递至安全气囊模块。在车辆的振动传递至方向盘主体时,包括弹性体和振动质量块的方向盘减振系统可以部分地吸收方向盘主体的振动,改善握持方向盘轮圈的驾驶员的舒适性。有关的现有技术例如可以参考CN103140387B、CN105667443B、CN209921405U和CN110962911A。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对方向盘减振系统的研究中发现:已知的方向盘减振系统难以满足一些用户要求降低减振频率的期望;安全气囊模块可能偏离相对于方向盘主体的预定的外轮廓尺寸,例如相对于方向盘主体塌陷,这与弹性体在重力作用下变形相关,在为了方向盘减振系统低频化而将弹性体削弱时尤其如此;已知的方向盘减振系统结构复杂,不易装配。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向盘减振系统以及一种具有这样的方向盘减振系统的方向盘,其中,方向盘减振系统在降低固有振动频率方面得以改进,同时安全气囊模块可以保持预定的相对于方向盘主体的外轮廓尺寸。
按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建议一种方向盘减振系统,其包括用于方向盘的安全气囊模块和用于车辆喇叭的按响装置,所述安全气囊模块包括气囊门盖和与气囊门盖连接的第一壳体部件以及充气机,所述气囊门盖和第一壳体部件构成安全气囊模块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折叠的气袋的容纳室,所述按响装置第二壳体部件以及将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彼此分开的按响弹簧,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构造成用于固定地安装至方向盘主体,所述方向盘减振系统包括安装至第二壳体部件的弹性体和用于保护弹性体的保护部件,所述弹性体构造成用于将方向盘主体的振动传递至作为质量块的安全气囊模块和第一壳体部件,所述弹性体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削弱弹性体的刚度的削弱部,所述削弱部构造成用于降低方向盘减振系统的固有频率,并且所述方向盘减振系统具有补偿凸块,所述补偿凸块构造成用于补偿安全气囊模块外轮廓尺寸。
按本实用新型的方向盘减振系统可以良好地满足一些用户对低频振动的减振的期望,改善驾驶员的舒适性,易于安装,可以保证安全气囊模块和按响装置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削弱部可以在低频方向上调节方向盘减振系统的固有振动频率,利用补偿凸块可以补偿安全气囊模块外轮廓尺寸,而方向盘减振系统的其他部分可以基本上保持不变。这在方向盘减振系统的制造和安装方面可以是有利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体可以构造成柱形的。所述弹性体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或者非圆形横截面。所述弹性体的横截面可以在轴向方向上保持不变或者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体可以构造成空心筒状的,所述弹性体可以具有中心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汽车智能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延锋汽车智能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85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螺母预装工具
- 下一篇:一种清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