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微骨折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98112.7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75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高曙光;苏超;雷光华;旷世达;熊依林;李宇晟;肖文峰;曾超;赵鑫;张昊;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张鲜 |
地址: | 410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骨折 器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微骨折器械,包括多个微骨折器,以及可与每个微骨折器可拆卸连接的手柄,微骨折器包括连接部和固定于连接部一端的使软骨下骨产生微骨折的功能部,连接部包括连接杆,连接杆依次包括固连段、中段和螺纹段,固连段与功能部固连,手柄与连接部相对的一端开设有与螺纹段配合的螺纹孔,中段的外壁上设有便于人工将螺纹段旋入螺纹孔中的辅助部。通过设置多个型号大小不一的微骨折器和一个手柄,每次更换不同类型的微骨折器与手柄上的螺纹孔组合即可成为一个新的医用微骨折器械,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辅助部可防止人工更换不同类型微骨折器时出现手滑,从而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中的医用微骨折器械。
背景技术
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有时会在胫骨平台内外侧或股骨内外髁遇到较大面积骨质硬化带,需要用到辅助工具在骨头上破孔进行微骨折化,现有微骨折化辅助工具操作较复杂,费时且无法做到均匀微骨折化,存在较大医疗风险;同时连接部与握持部为固定连接,每个功能部和连接部都需要一个握持部的工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生产多余手柄的材料费用,不利于医疗成本的降低,增加了患者负担,不便于临床的应用与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成本且简单实用的医用微骨折器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微骨折器械,包括多个微骨折器,以及可与每个微骨折器可拆卸连接的手柄,所述微骨折器包括连接部和固定于连接部一端的使软骨下骨产生微骨折的功能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依次包括固连段、中段和螺纹段,所述固连段与功能部固连,所述手柄与连接部相对的一端开设有与螺纹段配合的螺纹孔,所述中段的外壁上设有便于人工将螺纹段旋入螺纹孔中的辅助部。
通过设置多个型号大小不一的微骨折器和一个手柄,每次通过更换不同类型的微骨折器与手柄上的螺纹孔组合即可成为一个新的医用微骨折器械,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省了生产多余手柄的材料费用,有利于医疗成本的降低。且在连接杆尾端设置有辅助部,可以防止医生在更换不同类型的功能部、连接部时出现手滑,提高手术效率,方便于临床的应用与推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作为辅助部的一种结构形式,所述辅助部包括多个大体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凸块,多个凸块沿连接杆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布。
所述辅助部靠近螺纹段设置。
所述微骨折器包括与固连段固连的基座,以及设于基座背离固连段一侧侧壁面上多个穿刺锥。
所述基座侧壁面的几何中心设有一个穿刺锥,其余穿刺锥分布在至少一个以基座侧壁面的几何中心为中心的正多边形的顶点上。
多个微骨折器根据型号分为第一微骨折器、第二微骨折器……、第M微骨折器、……和第N微骨折器,第一至第N微骨折器的正多边形数量逐级递增,其中,第M微骨折器的多个正多边形沿基座侧壁面的几何中心径向间隔布置,多个正多边形的边数由内向外递增。
所述穿刺锥包括与基座固连的圆柱部,以及设于圆柱部上的圆锥部。
所述手柄包括柄部和套设于柄部上的防滑胶套,所述防滑胶套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981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