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清淤疏浚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80748.9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5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龙;陈勇;阙林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B01D29/50;B01D29/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冀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97 | 代理人: | 姚泽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清淤 疏浚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清淤疏浚设备,包括刮泥输送机构;第一过滤机构,连接于刮泥输送机构的后端,且第一过滤机构的进口与刮泥输送机构的出口连通;过滤机构,连接于第一过滤机构的后端,且第二过滤机构的进口与第一过滤机构的出口连通;第一滤网,设于过滤机构的出口处,用于阻挡进入第二过滤机构中的淤泥,第一滤网与第二过滤机构活动连接;以及船体,船体内设有淤泥泵和水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清淤疏浚设备,在清淤设备的收集淤泥的过程中,同步对淤泥的杂质和水分进行流程化处理,先通过过滤机构将淤泥的杂质滤除,再将淤泥中的水分排除一部分,最后在得到符合标准的淤泥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了清淤设备的损耗,提升了设备的耐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疏浚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河道清淤疏浚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活动的愈发频繁,河道的污染随之变得严重,包括重金属的化学污染以及破损的渔网、塑料袋等废弃物污染,这些污染物随着淤泥沉积在河流底部,对河流整体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需要对河床进行清淤处理。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于淤泥的处理往往是先整体用铰刀切割河床,然后吸入泥浆,再对泥浆做进一步处理,但在这样的过程中,一方面脱离的泥浆内包裹的杂质和废弃物会对泥浆的后续处理带来不便,无法得到处理得当的淤泥,另一方面,泥浆内的杂质和废弃物,如石子和渔网等,还会对泥浆脱水设备造成影响,造成设备的耐久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清淤疏浚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淤泥处理效果不佳,且设备损耗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河道清淤疏浚设备,包括
刮泥输送机构,用于刮取河底的淤泥;
第一过滤机构,连接于刮泥输送机构的后端,且第一过滤机构的进口与刮泥输送机构的出口连通,第一过滤机构用于过滤淤泥中的大尺寸杂物;
第二过滤机构,连接于第一过滤机构的后端,且第二过滤机构的进口与第一过滤机构的出口连通,第二过滤机构用于分离淤泥和水;
第一滤网,设于第二过滤机构的出口处,用于阻挡进入第二过滤机构中的淤泥,第一滤网与第二过滤机构活动连接;以及
船体,船体内分别设有淤泥泵和第一水泵,淤泥泵和第一水泵分别与第二过滤机构的出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滤机构包括:
第一管壳,前端与刮泥输送机构连接,后端与第二过滤机构连接;以及
第二滤网,第二滤网的网面平行于第一管壳的长轴且设于第一管壳的中部,第二滤网将第一管壳的内腔分隔成位于上部的第一腔体和位于下部的第二腔体,第一过滤机构的进口位于第一腔体的前端,第一过滤机构的出口位于第二腔体的后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滤机构还包括:
破碎装置,设于第一腔体顶部;
推杆,设于第二腔体内且连接于第二滤网,推杆用于使第二滤网滑动地靠近或远离破碎装置;
传动门,用于启闭第一过滤机构的进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过滤机构包括:
第二管壳,前端与第一过滤机构连接,后端与船体连接,第一滤网与第二管壳活动连接;以及
单向进料阀,设于第二过滤机构的进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过滤机构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07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财务会计用平纸器
- 下一篇:一种镜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