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顶棚工艺补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76366.9 | 申请日: | 2020-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3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曾进文;魏萌;杨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进文 |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1 | 代理人: | 李保平 |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顶棚 工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汽车顶棚工艺补胶装置,包括“V”状结构的导管,所述“V”状结构的夹角可调节,所述导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外接胶水喷口的接头,所述导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扁平的锲形铲头,所述铲头上的出口与所述接头相通,本汽车顶棚工艺补胶装置对汽车顶棚制造中各种位置处的缝隙进行充分补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汽车顶棚工艺补胶装置。
背景技术
顶棚内饰是汽车整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装饰、吸声、隔热等作用,生产汽车顶棚时,海绵块与板材连接前先在海绵块上打上胶水,再将海绵块贴在相应位置,在粘贴的边缘处,易出现缝隙,导致粘接不到位,造成后期顶棚的脱落,需要对缝隙处进行补胶,已知的补胶装置只能对缝隙的边沿处进行补胶,对缝隙的内侧则无能无力,导致补胶不到位,影响补胶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汽车顶棚工艺补胶装置,解决补胶装置对缝隙补胶不到位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汽车顶棚工艺补胶装置,包括“V”状结构的导管,所述“V”状结构的夹角可调节,所述导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外接胶水喷口的接头,所述导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扁平的锲形铲头,所述铲头上的出口与所述接头相通。
优选地,所述铲头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铲头设有槽口位于所述铲头尖端上的凹槽,各所述出口位于各所述凹槽内,且各所述出口与所述空腔结构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导管包括第一管、第二管,所述第一管的一端为球形头,所述第二管的一端为与所述球形头相配合的内部为空腔的球缺头,所述球缺头外套于所述球形头。
优选地,所述铲头尖端上的直线可与所述接头的轴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在所述球缺头处的内侧开口为与所述球形头上的开口相配合曲面状的槽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球缺头与所述球形头的套接处设有密封环。
优选地,所述球缺头上的外侧开口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0°或锐角。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汽车顶棚工艺补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通过导管的“V”状结构的夹角可调节,从而根据缝隙处于的位置、角度不同,调节导管中的第一管、第二管相对角度,便于铲头插入各种位置处的缝隙内,导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外接胶水喷口的接头,接头与汽车顶棚专用胶水的喷口固定连接,导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扁平的锲形铲头,铲头上的出口与接头相通,通过扁平的锲形铲头检测海绵块与板材的连接处是否有缝隙,通过铲头上的出口喷出顶棚专用胶水,对缝隙的内侧进行补胶,从而对汽车顶棚制造中的缝隙充分补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C-C向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第一管、1.1球形头、2第二管、2.1球缺头、2.2内侧开口、3接头、4铲头、5凹槽、6出口、7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进文,未经曾进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763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