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对齐标记的三维塑性补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98712.6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1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余韩梅;颜光前;孙亮;张榆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A61L27/16;A61L27/18;A61L27/5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胡东东 |
地址: | 65009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对齐 标记 三维 塑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对齐标记的三维塑性补片,包括补片本体,所述补片本体包括边缘线凸起区域,所述补片本体的下端沿Y向向上隆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用于髂骨管走行的区域记为D区,凹槽临近的凸侧外扩区域构成C区,所述C区域和D区域上设置有用于使补片本体与人体肌耻骨区域对齐贴合的对齐标记线,所述对齐标记线沿C区域和D区域的边缘线和轮廓线设置,所述凸起区域上设置有方向标记,所述方向标记用于判别补片本体为左侧补片还是为右侧补片。本发明通过在修补片上设置对齐标记线和方向标记,可有效改进三维补片植入体内对人体内部组织的适应性问题,以及在植入人体的过程中与组织部位的对齐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对齐标记的三维塑性补片。
背景技术
近20多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改变了外科医师在腹股沟区的视野和观察方向,揭开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对腹股沟区的解剖是由前向后,由外向内的传统局限与观察惯性的冗沉面纱。腹腔镜技术尤其是高清腔镜技术的应用大大改变了外科医师对腹股沟区腹膜前解剖层面的观察和理解,拓展了术者的视野和分辨力,使手术解剖更加清楚、准确,出血更少,疗效更为准确,从而拉开了现代疝外科精准治疗腹股沟疝的序幕。
生物合成材料和腹腔镜技术的进步,以及对疝修补术的不断深入研究,腹股沟疝手术逐步向微创发展,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LIHR)具有创伤及疼痛小、感染率低、快速康复等优势而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广泛推广。早期的腹腔内补片修补(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因术后并发症多且复发率较高已少有应用,1990年Ger等完成首例腹腔镜膜前修补法(laparoscopic trans abdominal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和Mckernan报道的完全腹膜外修补法(laparoscopictotally extra peritonealprosthesis,TEP),这2种手术方法已成为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金标准和主流手术。无论是TAPP还是TEP,都是在腹腔镜下经腹膜前间隙修补薄弱的肌耻骨孔的手术方法。
通过对腹股沟区腹膜前间隙内肌耻骨孔区域的膜解剖平面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该区域存在容易被人忽视的空间结构,根据这些空间结构对当前3D塑形补片进行改造,可有效解除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腹膜前间隙补片置入过程中的不良影响,减少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
中国专利CN106073939B公开了一种腹腔镜下使用的组织修复片,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凹槽T区域和凸侧外扩M区的疝修复片,该疝修复片与髂血管完好贴合,可在腹腔镜下使用,且具有良好的顺应性,定位容易,可以减少修补片的缝合或钉和固定,从而减少手术时麻醉剂的用量并减轻病人的痛苦。然而,该修补片在使用时明显存在以下问题:1、手术时,该修补片没有标记,医生很难判断出该补片是用于左侧腹股沟的修补片还是右侧腹股沟的修补片,即区分不出左侧补片和右侧补片的区别,这样极易出现错装的情况,显然会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2、将修补片跟人体肌耻骨区域贴合时,由于修补片不规则并缺少参照点,医生不能进行快速地、完好地贴合,医生依然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修补片的贴合。因此,该专利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疝修补片存在的不易区分、不能快速贴合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对齐标记的三维塑性补片,通过在修补片上设置对齐标记线和方向标记,对齐标记线用于使补片本体与人体肌耻骨区域对齐贴合,方向标记用于区分左右侧补片,同时,改进修补片与肌耻骨区域型面配合的形状,设计适应人体肌耻骨区域相配合的型面,使修补片与肌耻骨区域能更好地贴合,通过方向标记来避免错装问题,通过对齐标记线来实现快速贴合位置定位,由此解决了不易区分左右侧补片,不能进行快速地、完好地贴合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87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二次脱硫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镜片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