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防撞梁及含其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3507.8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0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登汽车(盐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B60R19/34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孙静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防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防撞梁及包含其的汽车,具体的,后防撞梁包括主体,主体通过其中间部分朝向后围板的外侧弯曲即可形成溃缩空间,以提供一允许变形空间,避免车辆发生碰撞时对后围板的碰撞伤害,用于满足低速碰撞要求,从而可以实现提供一种较为简单且制造成本低的后防撞梁。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防撞梁,在主体的两端分别延伸以形成延伸部,延伸部与后围板之间形成的边角防撞空间可以减少角碰时对车辆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撞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防撞梁及包含其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修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防撞梁作为汽车碰撞时最要的传力零件,自然就成为了购车时的首要关注点。所以随着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都是考虑将后防撞梁作为标准配置。
现在上市车辆在后防撞梁的配置上常常是以下几种:1.无后防撞梁的配置;2.后防撞梁采用泡沫代替;3.采用与前防撞梁一样的结构。
第一种对车企来说降低单车成本,对车主而言,当出现碰撞时车身本体直接受力,对车身损害大,需要花费较多费用维修车辆。
第二种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吸能作用,但很有限,而且仅对轻微碰撞才能起到作用。
第三种后防撞梁由防撞主梁1、吸能盒2,连接汽车的安装板3组成,如图1所示,防撞主梁1两端连接的是吸能盒2和连接汽车的安装板3,该后防撞梁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后防撞梁的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防撞梁及包含其的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后防撞梁,包括:
主体,主体的两端固定连接在车辆的后围板的外侧表面;以及
延伸部,延伸部从主体的两端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远离主体延伸,并且延伸部的一端与主体的对应端部固定连接;其中
主体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朝向后围板的外侧弯曲,主体的中间部分与后围板的外侧表面之间包围形成溃缩空间;并且
每个延伸部的另一端朝向后围板的外侧弯曲,并且延伸部与后围板的外侧表面之间包围形成边角防撞空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防撞梁,包括主体,主体通过其中间部分朝向后围板的外侧弯曲即可形成溃缩空间,用于满足低速碰撞要求,从而可以实现提供一种较为简单且制造成本低的后防撞梁。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防撞梁,在主体的两端分别延伸以形成延伸部,延伸部与后围板之间形成的边角防撞空间可以减少角碰时对车辆的伤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后防撞梁,自车辆上方看时,主体呈朝向后围板的外侧突出的弓形,并且每个延伸部呈一端连接至后围板的局部圆弧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后防撞梁,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中间部分的长度大于延伸部的长度;
在车辆的车长方向上,中间部分至后围板的最大距离大于延伸部至后围板的最大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后防撞梁,中间部分与每个延伸部之间平滑过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后防撞梁,主体的两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后围板的外侧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登汽车(盐城)有限公司,未经摩登汽车(盐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35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悬架安装支架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耐穿刺屋面的女儿墙防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