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容用安全性金属化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80156.2 | 申请日: | 2020-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8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燕;杨健峰;柏春和;吴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君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3 | 分类号: | H01G4/33;H01G4/224;H01G2/22;H01G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容 安全性 金属化 薄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电容用安全性金属化薄膜,包括薄膜主体、中心基层和定位软骨,所述薄膜主体的上下两端位置均覆盖有第一透视层,且第一透视层的后方位置设置有第二透视层,所述第二透视层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中心基层设置于薄膜主体的内部中端位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外绝缘层、内绝缘层、定位软骨、聚合垫层和密封垫层,结合在聚合垫层和密封垫层的连接作用下,外绝缘层与内绝缘层同时实现于定位软骨的契合连接,在定位软骨的支撑配合下,本身均为硅橡胶材质的外绝缘层和内绝缘层能够分别对外界产生的静电和电容器本体产生的静电起到一定的消除作用,有效地避免因静电因素引发的灰尘吸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容用安全性金属化薄膜。
背景技术
在电力设备中,电容器作为储能元件是其中的重要部件,传统的电力设备尤其是电容器在体积、耐压、耐温、耐电流冲击、可靠性、使用时间上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国际上以包裹着金属化薄膜的电容器最符合其要求,这方面最关键性的材料就是金属化薄膜。
市面上的金属化薄膜在作为外层结构设置于电容器的外端时,本身不具有抗静电效果的薄膜,极其容易因静电因素,导致灰尘吸附现象的发生,并且在裁切薄膜时,需要通过外界工具的精确测量来辅助裁切,整个过程过于繁琐,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电容用安全性金属化薄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容用安全性金属化薄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容用安全性金属化薄膜,包括薄膜主体、中心基层和定位软骨,所述薄膜主体的上下两端位置均覆盖有第一透视层,且第一透视层的后方位置设置有第二透视层,所述第二透视层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中心基层设置于薄膜主体的内部中端位置,且中心基层的顶部覆盖有外绝缘层,所述中心基层的底部紧贴有内绝缘层,且内绝缘层的底面紧贴有粘接层,所述定位软骨通过一体成型设置于中心基层的内部,所述外绝缘层的顶部覆盖有第一保护层,且第一保护层的顶部覆盖有第二保护层,所述定位软骨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柱头,且柱头的外壁粘接有密封垫层,所述密封垫层的外端设置有聚合垫层。
优选的,所述薄膜主体的顶部和第二透视层的底部之间粘接固定,且第二透视层通过一次性烫印和刻度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视层和第二透视层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透视层的底部和第二透视层的顶部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外绝缘层沿着中心基层的横向中轴线为对称轴和内绝缘层对称设置,且外绝缘层通过聚合垫层和密封垫层粘接固定,所述密封垫层和柱头的连接构成半包围结构,且柱头和定位软骨之间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粘接层、内绝缘层、中心基层、外绝缘层、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从下至上通过一体成型设置,且粘接层的顶部和内绝缘层的底部之间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保护层的底部和第一保护层的顶部之间紧密贴合,且第一保护层的下表面和外绝缘层的上表面之间相互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外绝缘层、内绝缘层、定位软骨、聚合垫层和密封垫层,结合在聚合垫层和密封垫层的连接作用下,外绝缘层与内绝缘层同时实现于定位软骨的契合连接,在定位软骨的支撑配合下,本身均为硅橡胶材质的外绝缘层和内绝缘层能够分别对外界产生的静电和电容器本体产生的静电起到一定的消除作用,有效地避免因静电因素引发的灰尘吸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君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君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801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学习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试系统集成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