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分离器、曲轴箱通风回油系统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5569.3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0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程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11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分离器 曲轴 通风 系统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曲轴箱通风回油系统及汽车,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所述油气分离器包括:油气分离器本体,所述油气分离器本体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油气分离器本体还设有用于分离回油的第一分离回油通道、第二分离回油通道和第三分离回油通道;其中,第三腔体内垂直设置有第一分离模块,第三腔体位于第二腔体的内部,且第二腔体通过第一分离模块与第三腔体连通;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第二分离模块,第二分离模块由孔板、毛毡和第一挡板构成,第二腔体通过孔板与第一腔体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升了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改善了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曲轴箱通风回油系统和汽车。
背景技术
油气分离器是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重要的零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将发动机窜气中所含的机油进行分离,经油气分离器分离出的机油通过回油通道流回油底壳,而分离后的气体被重新引入发动机进气系统,最终进入进气歧管,而后进入燃烧室被烧掉。现有油气分离器结构主要由粗分离结构、精分离结构两部分组成,其中粗分离结构多采用迷宫(挡板)形式,精分离结构多采用螺旋或多级旋风、无纺布式、孔板等结构,油气分离器具体设计方案,需依据发动机布置空间进行确定。
而现有的油气分离器,在满足曲轴箱通风系统功能前提下,存在油气分离效率偏低、机油消耗量大的问题,难以满足现有法规对于排放的严苛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曲轴箱通风回油系统和汽车,以解决油气分离器效率偏低而导致发动机的机油消耗量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
油气分离器本体,所述油气分离器本体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油气分离器本体还设有用于分离回油的第一分离回油通道、第二分离回油通道和第三分离回油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第二分离模块,所述第二分离模块由孔板、毛毡和第一挡板构成,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孔板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所述第三腔体内垂直设置有第一分离模块,所述第三腔体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第一分离模块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分离器本体的内部包括:
第一分离腔和第二分离腔,所述第一分离腔和所述第二分离腔之间设有密封筋,所述第一分离腔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分离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其中,所述第一分离腔通过一管道与第一贮油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离模块包括:
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围设形成的第一通气孔和位于所述第二挡板底部的第一回油槽;
其中,所述第一回油槽通过所述第一分离回油通道回油至油底壳机油液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分离器本体上设置有节流孔,所述节流孔处设置有接头;
所述第二分离腔通过所述接头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第三挡板、第二回油槽和第二贮油腔;
所述第二回油槽与所述第三挡板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分离腔位于所述第三挡板的上方;
所述第二贮油腔位于所述第三挡板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离模块后设置有一盖板;
所述盖板设有第二通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55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PC线路板的冲切加工辅助工具
- 下一篇:一种智能家居控制设备